关于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的散文
我们处在一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每个人对生活都有不同的设计,都怀揣着不同的梦想,也都寻找着脚下那条通往梦想的道路。
今天去图书馆,不经意间看到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
报告分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生活动力各不相同。
中国人最大的生活动力是对子女的发展期望和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随后依次是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人际优势、追求一生平安、尽力做好本分、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值得人深思的是追求生活情趣这一项名落孙山。
在公交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估摸十一二岁的孩子,一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有着一头极不相称的少年白。
车还没到站牌,他便大声叫嚣着要下车,脸上露出的焦灼的表情,让人不由得怀疑他的真实年龄。
我猜想他可能是为了写作业或着是上课外辅导班,亦或是趁妈妈不在玩会儿电脑游戏在赶时间吧?这孩子也挺不容易,每天要在书山题海中遨游,周末还要参加各种的课外辅导班,同时还要满足父母望子成龙的心。
小小年纪要承受如此之大的压力,可悲…
孩子尚且如此,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需要面对的远不止这些。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北京一女白领因加班过度劳累导致“过劳死”,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
这样触目惊心的事件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国际医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人不吃饭可以坚持10天,不喝水可以持续7天,但是不睡觉只能活5天。
所以女白领的“过劳死”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换个角度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了?现代社会,讲的是速度,拼的是效率,重重的压力迫使我们硬着头皮往上冲。
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忙得不可开交。
偶尔周末的闲暇时光停下来,反而觉得无所适从了。
我们忙得究竟是什么?我相信十有八九的人给不了答案,有人说是成功,当然,怀揣梦想的'我们渴望成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当今社会里,相对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
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
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成功者不免苍凉荒芜。
心不静,幸福来不了。
缺少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 活不 起来。
大家在中学时都背诵过刘禹锡的《陋室铭》。
他在小小陋室中怡然自得,不求豪奢,不求改变,而是乐在其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别看这小小的房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点点绿色,能让人归于自然,更重要的是,与诗人来往谈笑的人,都有自己的情趣境界,彼此情投意合。
这小小的空间,没有精美的装修,没有昂贵的家具,但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就是最好的住所,最好的岁月,不繁杂,不忙碌,弹一弹素琴,读一读佛经,人生足矣。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
这《菜根谭》中的一句名言。
在山居野林安静不算静,只有回到都市身处熙熙攘攘的闹市中,周围都是喧嚣,你心依然安静,那你就懂得了什么是真安静。
在喧嚣中保持宁静,在坎坷困顿中不失大度,此时此刻,胸襟才算开阔,闲情逸致也算养成了。
为什么想和朋友们谈一谈生活方式呢?为什么想在放下说一说闲情逸致呢?不是为了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浪掷,而是让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了自己。
人生路漫漫,如何从容踏上旅程?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值得尝试。
【关于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的散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3544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