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生活散文
小时候住外婆家,平房,点煤油灯,听乡下老辈们讲的口头禅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我不觉得乡下有哪点不安逸,反倒感到在乡下十分的快活。乡下小伙伴多,每天吃完饭就可以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野里去疯,哪天不是弄个满身泥巴,夏天可以到西沿沟里去摸鱼、捉螃蟹、打水仗;冬天可以在雪地里用筛子逮麻雀;秋天就更不用说了,满山遍野的果子熟了,爬上树去,一人占一棵树,吃饱了才下来。这样快活的生活,让我对乡间产生了永难割舍的依恋。以至于我该上小学了,我还赖在乡下不走,所以我是在外婆乡下发的蒙,上的一年级。
不觉之间,咱也就住上了楼房,点起了电灯,装上了电话,可我并没有觉得快乐增加了多少。单位分房的时候,我想要底楼,可种点花花草草的,可老婆大人不干,一定要住高点,妥协的结果是住到了二楼。自从住进了楼房,给我的感觉就是被装进了一个大一点水泥匣子,总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栽花花死,养草草枯,就连最贱最容易成活的.紫萝兰、君子兰之类的也都要死不活的。
朋友老刘送我一盆兰草,虽然我精心伺弄,但也难逃厄运,就在行将死亡之际,我把它送到乡下一个草丛中,兰草居然奇迹般活了过来。朋友说,没有地气,怎能成活。于是有点象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于是我将我的一棵铁树,一盆月季,一盆君子兰搬到楼下小区花园中,几年功夫,居然长得鲜活水灵。可见地气之重要。
人非草木,但情同此理。长期被关在一个水泥匣子中,没有了地气,人还能活得精神么?
在高楼大厦中相邻而居,楼上楼下,有几家串过门?唠过家常?摆过龙门阵?特别是那门口摆放的鞋柜和拖鞋,象一张冷漠的脸,将邻居拒之门外。那象平房,左邻右舍,你来我往,亲亲热热,正应了那句话,远亲都不如近邻。
地气连着人气啊!
一朝醒悟,由此萌生了到乡下去生活的想法。可是为养家计,白天还得在办公楼的水泥匣子中拼博,下班又回到宿舍的水泥匣子中生活。无奈之下,只能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等退休之后,到乡下去修间茅草屋,弄两分自留地,栽点树,种点菜,养点鸡,喂只狗,过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间生活。好不容易等到退休,以为可以到乡下去生活了,去接点地气了,谁知到乡下亲戚家去一看,家家都变成楼房了,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村民们进行住宅集中连片改造,家家都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自来水、天然气,跟城里别无二致。土地早集中规划了,自留地也没有了,猪也不养了,仅存的一点区别就是在屋前屋后还能栽几根葱葱蒜苗。
希望破灭,心中十分沮丧,看来这辈子想过的那种生活无望了,只好画饼充饥,在qq签名上自嘲地写下“一间茅屋,两畦菜地,三垅青竹,四棵枇杷,五只鸡鸭……”没想到竟还得到好多网友的热捧,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朋友,说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退休生活。看来在城市中想过这种接地气的乡间生活的人还不在少数。
【接地气的生活散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3362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