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加喜欢这几句话:心情珍贵不要把它静置,生命宝贵不要让它浪费。有种执着叫静守初心,有种执念叫坚持自我。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下乡的时候,作为知青代表,去县里开会,认识了张彬彬,她比我小一、两岁,脸上还未脱去稚气,但说起话来,有板有眼。那时,我们也就十七、八岁。她说话很中听,总能让我受到点启发。朝夕相处了两天,我们都喜欢文学,因此成了好朋友。我们初中毕业来了农村,但实际上只有小学文化,中学都是在学工学农中度过的,文化底子薄,张彬彬从小受父亲影响读过一些中外古典名著,说起话来不经意间就能引经据典,我听了觉得好过瘾。我小学时作文还不错,我暗下决心,一定多读书,长知识。在农村哪有什么书可读啊,我就把当时国家有专项拨款给集体户订阅的报纸、刊物字字句句地读,反反复复地读,还做了读书笔记。探亲回家时,我央求父亲帮我借书,在家里的那几天,我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读啊读。我开始了写作,后来我和张彬彬都当上了当地报社通讯员。再后来,我们回城,上学,她进了省报,我进了机关。我们身边还有几个好朋友,很谈得来,我们经常一起搞个“文化沙龙”什么的,昏天黑地聊啊、说啊,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竟有一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觉,心里张狂着呢。那一阵子,好有胸怀,好有理想,好有抱负。
张彬彬坚持写作,在省报做了副刊主编,先后出版了几本散文集,还有游记之类的。2008年,张彬彬将她写的《罗布泊印象》一书送给了我,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我的心被感动的无以复加。羡慕她生活的像自由自在的鸟,像无拘无束的风;崇拜她敢于探险、勇于搏击的精神;感叹她“活出个自我”。
我,刚回城时,还坚持写点东西,有时在报纸上发表一些杂文、随想之类的豆腐块文章。有了小家之后,渐渐地懒惰,慢慢的,就不再写了。人的惰性就像疯涨的野草一样,迅速地蔓延,我变得越来越懒。那时每年都有出差的机会,走过一些名山秀水,虽有感想,也懒得下笔,只记个流水账也就了得了,倒是公文写了不少。我曾经写下“天地悠悠,时空了了,思绪繁繁,心境宽宽”来批评、调侃自己,更多的总是原谅自己,因为懒,原谅自己最容易。
刚退休时,整理一下自己,过往、经历、感想,林林总总,都是指缝里的东西,没剩下啥!心里边有种“天边落木萧萧下”的落寞。日子过得粗糙,没有了时间概念,没有了朝九晚五,没有了催促送往,没有了镜前梳理,没有了来去匆匆,倒是少了应酬,少了繁忙,少了思考,少了忧虑。
退休=无所事事,我没精打采地打发着时间,松蹋着心灵,糊弄着自己。生活,已经没有了章法,没有了规矩,没有了重心。实在无聊,整理整理已经落了灰尘的书籍,摆弄摆弄记忆中还能拾起的老照片,翻腾翻腾多年不碰的老物件。没想到,在这无心的打发里,我无意中,顺手打开一个棕色皮面的笔记本,翻开来,扉页上赫然的八个字:“不忘初念,静守初心”,惊到了我。仔细翻阅,30年前的笔迹熟悉又陌生,一字字一行行一页页,我仔细翻阅着,许久许久。。。那是一个和我一样热爱文学的老同学要去外地工作了,临行前他送给我这个笔记本,还写下了这八个字说与我共勉,我用这个笔记本写下了在那个年代里的我的所感所想。这些已经生了锈的文字,竟把我召唤回了那风华正茂、激情燃烧的年月。我,拿起笔,忍不住在本子的后面写下了“穷尽一生为追求,却于半路换穿衣,又见来日方长时,只会咏叹往日惜”的感叹。
“不忘初念,静守初心”,这几个字让我动心且感悟了。我的心底长了厚厚的苔藓,那是初心记忆的堆积,自信在那里睡着了,自我在那里丢失了。我想把它拣回来,轻轻擦拭,慢慢抚平。
我开始了人生新一程的努力,每天读一点书,写一点字,开始了重新的知识积累。我感谢生活把经历和感悟同时给了我,细数流年,过往的千回百转,风烟往事,竟也是我生命的积垫。2017年,我64岁的时候,当我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早间节目里播出了我写的文章,看到媒体上赫然出现了我的名字我的文章的时候,心中又荡起如同三十年前一样的波澜。我,又有了自信,又有了动力,又有了追求。什么都不晚。一年来,我笔耕不辍,发表了二十余篇文章。人生晚年,我找回了自我,自得而充实。
从头再来,不忘初念,静守初心。
莫嫌桑榆晚,落日有余光。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1478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