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心情日记范文六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情日记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情日记 篇1
不知不觉间,今天是我人生中第十五个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这天无非就是一个团圆日。但今年的中秋节,我为何如此悲凉。
亲爱的外公,你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三年前这一刻你跟我们一起坐在月下吃着月饼赏月。想起我们的回忆,小时候,我牵着你的衣袖去买糖葫芦,现在每次看见糖葫芦的时候总会想起你,想着你给我买糖葫芦喂我吃的感觉,想起你当我生病时给我买吃的,哪怕是冒着大雨,顶着黑夜和狂风的吹打。这一切的一切,让我觉得温暖极了,而此刻我的心为何变得如此悲凉。三年的时间,为什么过得如此快,就好像从一楼走到三楼的时间,只需要三年。
我最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刚从幼儿园学完画画回到家,老师说明天就要交作业。我回到家在客厅坐着,对着四面墙不知画什么才好,脑子里一片白茫茫。突然间,外公出来用手抚摸着我的小脑袋,对我说:“怎么了,小孙女,看着你发呆的样子太可爱了。”我迷茫地回答:“我不会画。”他慈祥地说:“没有不会画的,有一位雕塑家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要记住,要细心做每一件事。”。最后我画出了一幅不算美但却是细节很美的“家的一角”。这时我并没有觉得我画出这幅画而感到自豪,而是为我有这样的外公而感到骄傲。
在此时,今年的中秋之夜,外公,不知在天国的你现在还好吗?还在想我们吗?每逢我看着天上的星星,总觉得最亮的那一颗是你,是你一直都在看着我们!
心情日记 篇2
闲暇时我嗜好海钓,此可谓数十年一贯制,从未钓过淡水鱼。潜意识中,淡水钓去的是河湾塘库,波澜不兴,那景致那钓趣,自然比不上波飞浪涌、鸥鸣霞飞的大海撩人情怀。所以,虽有淡钓钓友热情相邀,终因"偏见"所致,未能成行。
去年夏秋之际,偶患小恙,住了几天医院,病愈后很想过把钓瘾,但又懒得车马劳顿去海边,于是便跟了朋友钓过几回鲢鱼。没想到,那感觉确是不错,竟一发而不可收。这才意识到,海钓与淡钓,虽说“僧道两门”,且有诸多不同,但其乐趣和基本钓技却是差不多的。这样说,或许是班门弄斧,好在都是垂钓之人,想必方家是不会笑话我的。
说到钓鲢,还真是别有情趣。不说别的,光那个垂钓环境就够迷人的。
那地方离家并不远,骑车不用十分钟就到了。这是个不大的库塘,像个歪脖子葫芦,就建在半山坡的果林丛中,岚光树影倒影于碧波,林中还不时传来鸟啼蝉鸣。选好钓位,將几支鱼竿嗖嗖甩了,平放在草地上,然后便找个遮阳的树荫,坐在小马扎上,眯了双眼,定定地看那水面上的鱼漂。这时脑海里便会跳出"蝉噪林愈静"的诗句,心想在这种氛围里垂钓,虽不闻大海涛声,却亦令人感到怡然中尚有几分禅意。
正这么胡思乱想着,忽见那鱼漂往下一沉一浮,继而便扎没影儿了。我急忙趋前起竿收鱼,待摇到近岸水畔,顺势将鱼竿平伸开去,只轻轻往上一挑,那鱼便成了囊中之物。都说鱼咬钩是一拨一拨的,这话是不错的,海钓也是这种情形,倘若你错过了鱼儿们的"开饭"时间,那就只有耐心等待了。于是我急忙装好面食,刚将竿儿甩了,另一支竿儿便又有鱼咬钩了一颤,直咬得人心尖儿颤颤的。就这样一个钟头下来,便钓获鲢鱼四尾,总重12斤还多呢!
这使得那些淡钓老手艳羡不已,纷纷过来问长问短,有的钓友还戏称我是“两栖动物”。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绝招,只是那面食是现做的,且略微带点香味儿。钓友们用的是玻璃钢海竿儿,我用的是竹制的三节海竿,梢儿比他们的粗得多,也结实得多,上鱼时不用抄网也能将鱼挑上来。一钓友看好了我的爆炸钩。我这钩是用305号海用钩自制的,钩把和倒刺儿都比买的那种略长一些。我有个笨想法:鲢鱼的嘴大,用这种钩或许不易脱钩。
虽说每每行钓收获颇丰,惜乎我不喜欢吃淡水鱼,又不善烹饪,所以这好将那些白花花的大鲢鱼送了朋友,所获便仅余钓鲢之乐矣!
心情日记 篇3
我三岁那年,父亲的部队从东北移防到满城县,那是山边的一个小山村,妈妈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也随着部队坐着火车来到这里。这早有了现成的营房,红红的房子,半截是石头,半截是砖,依山就势整齐地排列在山坳里,在绿树的映衬下,特别好看。小时候,我知道这里的地名叫石头村,我们很喜欢这个名字,以至后来从火车票上得知叫“市头村”后,仍然改不了叫法。
童年的记忆是零碎的,也许是从小坐火车来到这里的缘故,我一直喜欢火车,那可爱的小火车伴着我整个童年。
每天那个黑亮亮的车头拖着几节车厢经过村边往返四趟,早上它进站时总会长“舒”一口气,那声音是我的上课铃儿,听到由远及近“嘶”的一声,我就拽起书包奔向学校,火车还没开走,我已在课桌前坐定了,然后听着它走远。午后,火车返城时我便放学了。这只从山外来的“大虫”跟我一起早出晚归。我也常跟母亲乘火车去保定城,现在早已记不得去城里做什么,只记得上课铃响了,母亲才招呼我拎了东西、锁了家门、快步向车站走去。火车厢里是一年三变的,有时是长条木椅,一张椅子能坐至少三个人,有时又改成了靠窗的小椅子,只坐一个人,还有时便没了椅子、也没了窗子,我们叫它闷罐,这时便是年根了。现在我知道那是分淡季旺季的,淡季时换长条椅,旺季时便换成闷罐。火车在我们村停,现在想起来那站台约有一节车厢宽,若我们的车厢刚好停在站台处,则可以顺利地走下来,而我却记得跟母亲常常在铁轨下高高的石子堆中上上下下。旺季时闷罐里有些挤,但人们都很安闲,在里面摇摇晃晃一阵子便到了,因此,至今我还觉得石头村和保定城在一起。
假期,我和同伴们爬上山腰亦或哪个山包的顶上,看着火车远远地来,车轮上红色的柄反反复复地向前奔,我以为它所有的力气都来自这儿,我想不出火车里坐着什么样的人、从哪儿来、去干什么,但只要他一露头伙伴们便不做声了,行注目礼般地迎它、送它,有时谁会大喊一声,其他人也便跟着叫嚷起来,火车里的人许是听不到的,但我总觉的火车能听到。我们一趟趟地跑上山,“看火车去”就把大家都招了来,火车还是老样子,还是准点到,但我们似乎就为这个看它,看得心里有什么东西蠢蠢欲动。
上过小学一年级,小火车便带着我和母亲搬到了保定居住,城里有楼没有山,城里过的火车也比我们村的长得多,却再也没有了“看火车去”的招呼声,但我跟小火车的接触反而更密切了,父亲还在部队,我们的粮食关系还在“石头村”,每个月我得帮母亲回石头村买粮食,自然要乘小火车,而我石头村的伙伴们不仅等来了火车也等来了我。山坡上集合,最高处的位置便是我的`,他们能清楚地看到我,我能清楚地看到火车,我得把保定城里的新鲜事传达给他们。城里有动物园,城里的马路真宽,最重要的是,我在保定能看到石头村从未看到过的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每次回去山坡上很快就会聚集不少人,我讲“《西游记》联播”,里面还有我很多自创的情节,但听书的伙伴们却一直闪着兴奋的眼神。天热了就会有人给我扎一顶柳条编的草帽,它能遮住阳光,也能让我的故事多几分精彩。远远地听到火车喘着粗气来了,我知道和邻家阿姨唠嗑的母亲已打理好大兜小兜的粮食,我必得飞快地下山了。我总能让故事停在最精彩的地方,伙伴们就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火车和火车上我的故事。因此,尽管我去了城里,但在石头村依然有权威,小火车延续并稳固着我的“权力”。记不得这样的日子过了多久,小火车渐渐载不动时光中长大的我和我的伙伴们了。
小火车随着记忆渐行渐远,我的伙伴们也不知被往来的车轮载向了何方,他们会不会如我一样,在某一个瞬间听到小火车的轰响,想起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也曾自在玩耍……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riji/3457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