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万花筒,五彩缤纷;生活,就像调味瓶,五味杂陈。而日记,就是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或人生体验最恰当的方式。曾有人说,经过书香浸润的心灵,可以兼收并蓄、波澜不惊、宠辱偕忘。那么经过日记熏陶的心灵,必然是健康而丰富、开阔而充实、敏锐而充满智慧。正如中华美育研究会会长蒋冰海所说:“日记是人的知心好友,唯有它才了解自己的一切,鞭策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进。”
从三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天天坚持写日记,以为能给学生以心灵的滋润,培养创新意识,积累写作素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了不少弊端:有的潦草应付,有的东摘西抄,把写日记当成一种负担,每天为日记的题材而苦恼。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变“苦记”为“乐记”,变“要我记”为“我要记”?我想到了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很简单也很平常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它比任何功利目的都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比任何窍门和技巧都更易化解学习上的难题。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是他们积极写日记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日记水平的心理保证,它能使学生忘却艰苦和枯燥,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稳固的写日记的兴趣,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但是,激发它不易,保持它更难。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反复激励,不断评价。激励能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的动力,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为了鼓励、激发、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我实行“高分政策”,只要能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就能得到高分。我还利用每天的作业整理的十分钟,把它开辟为“星级日记评比” 时间,对日记进行点评,佳作亮相:指的是每次赏评日记时,都有一组的学生把自己本周的日记读给全班同学听。其余同学边听边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如:听到了哪些好词佳句、有什么问题或想法、还想了解哪些情况等。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针对你所做的记录,可以大胆充分的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既可以表扬他使用的优美词句或真实的题材;还可以把自己认为他写的不理想的地
方提出改进建议。妙语连珠:指的是老师在批阅日记的过程中,挑选出孩子们日记中的精彩语句,在全班交流,供同学们欣赏。同学们都非常珍惜这个展示的机会,为了更多的赢得这样的机会,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仔细揣摩每一句话的表达方式。努力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写出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赏评课上,教师的身份有两种,第一种作为一名普通的参与者出现。听完学生的日记,可以和同学们一样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感受,或婉言商榷,或妙语点化。第二种身份教师作为一名指导者出现,她要对本周的日记进行总评,准确地指出全班的共性问题(优点和缺点),可以从内容题材、表达方法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的建议,只有在这种“建设性”的赏识中,学生们的日记水平还会慢慢得以提高。
优秀日记展贴,范读。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学校开办了“红领巾广播站”,每周利用一节课播出学生的优秀日记;创办了“流水飘香专刊”,主要刊登学生的日记,每月一期,发给每位学生及家长;每学期评选一次“小作家之星”,这些举措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学生的日记无论是在广播中读,还是在专刊上发表,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学生们兴趣盎然,主动向广播站投稿。学校一直坚持正导向,多表扬,但只有那些充满“真情实感、童真童趣”的日记,学校才予以采纳选用。经常、有效的激励,消除了学生对写日记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写日记的自信心和兴趣,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 我们应该有一双发现学生长处的眼睛,应该经常向学生投去欣赏的目光,传递信任的信息,不吝惜赞扬的语气,不错过沟通机会。
二、畅通渠道,开拓实践。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日记的起点和源泉。很难想象,切断生活实践这一源头活水,闭塞其畅通渠道,让学生坐在四壁合围的教室,两耳不闻窗外事,手捧书本死写练,这样的学生能写出些什么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同时也不可否认现在学生的生活却显得非常的单调,他们几乎每天循环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过高的父母期望,使学生们很少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和较宽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投身于广阔丰富的生活天地中,让学
生们的世界也精彩起来,丰富起来。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参与实践,他们才会在生活的海洋里,采撷到朵朵实践的浪花。组织参观、游览,参加辩论、演讲,进行调查、宣传,表演课本剧??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为他们日记的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流”,使学生写日记的热情空前高涨。
学生的日记有了实践这一源头活水,咱们还要给学生一颗敏锐善感的心。一般来说,学生写日记来源于两种需要,一是实际的需要,如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二是性情的需要,如倾诉喜怒哀乐的需要,记录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的需要。但是,我们往往能看到有的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他们有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不良习惯。有一颗敏锐善感的心,就能发现别人所遗漏的,感受别人所忽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物以情迁,辞以情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一颗敏锐善感的心写日记不是为完成作业,更不是为家长、老师,他们写日记是遵从内心的需要,是为表达自己心中的欲望和冲动而作,日记中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日记是他们精彩人生的组成部分,因而他们不会因外在因素的改变而放弃对日记的热爱,他们写日记的习惯爱是持久的,直至毕业离校,长大成人,以至相伴终生。
三、丰富形式,异彩纷呈。鼓励学生写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日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与能力。可以是插图日记:这是图文并茂、饶有情趣的一种写日记的方法。试想,一篇生动流畅的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绿叶或是一只小动物,还有灵活多变的字体标题,这些都能激起学生们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可以是摘抄日记。前苏联的拉德任斯卡雅教授说:“训练孩子们从书本上搜集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训练他们走向生活。”因此,一般每星期的日记我都布置摘抄或剪抄的内容。如“名人名言”、“成语典故”、“生活小百科”、“奇闻趣谈”“时事新闻”、“好词库”、“佳句集”、使日记成为以后习作取之不尽的“宝库”。可以是想像日记。可以是提供词想像写日记,如“孤独、热爱、希望、枫叶、钟声”。也可以是提供句子想像写日记,如“放学了,小明背起书包回家去,他在小路上走着,忽然,他发现路边草丛中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手机!??还可以是以某一情境为想像切入口进行日记,如“我与恐龙的亲密接触??”等。想像日记的引入,更是为日记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还可以是采访日记。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是增进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等交流与协作的好机会。如我让学生采访妈妈的童年,然后指导学生在日记中写一写“妈妈的童年”。还有一种是读写结合日记。在日记教学中,我经常通过课文为学
生设计一系列作为日记的‘跳板’练习。如在学习了安徒生的《狐假虎威》后,让学生续写《狐假虎威》后传,大家思维活跃,写出了许多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在学习了《七颗钻石》后,让学生想象“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用这样的题材写日记,学生兴趣盎然。
四、深情寄语,适时给学生一些惊喜。批改学生日记写评语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用审视的眼光、客观冷静的态度写出的评语,学生确实不大爱看,它本应具有的评价、诊断、导向功能似乎起不了多少作用。写些什么能够恰如其分?写些什么能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切实的帮助?怎样写孩子们更能够接受?怎样说更能调动孩子们作文的热情?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特点的作文,怎样的评语能避免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些都需要教师绞尽脑汁,用心琢磨。而寄语,它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和情感化、个性化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又起了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学生不仅爱看,而且“百读不厌”。当然,寄语的内容可以是赞美他们的进步和优点;可以是暗示日记中的某些不足;可以是回应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可以是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不一而足。“作文确实有水平,我期待着依靠你的努力,将来成为作家。”“不要忘了你要打破我的预言。”“想象力极强,结尾有种让人意犹未尽的感觉。”“秋天的景色迷人,你写的作文更诱人。”它应该是一篇精彩的短文,让学生警醒,更让学生模仿、借鉴和欣赏。它又应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大朋友,能与学生娓娓而谈,更能给他们指点迷津,让学生满怀敬仰,又深觉知心。也就是说,我们的寄语不仅要写在日记本上,更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深情的寄语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当“心有所想、感有所触、情有所发”时,人人都敢写、爱写、会写,就意味着语文写作教学的初步成功。
【兴趣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原动力】相关文章:
2.情感是原动力美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riji/22801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