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记七篇
心情日记 篇1
每天最好的休息是心灵之旅,它带给我愉悦灵感,快乐……
当我闲暇成困倦之时,就闭上双眼让心灵之旅驱走学业的紧张和劳顿,飘然于九天之外,似神似仙,尽情遨游。
我深爱着自然,由于久居闹市,总有一种远离自然的苦痛。那种别离,思念的痛苦,每每使我户生渴望,我渴望回归自然,于是心灵之美好,或小桥流水,或鸟语花香,或古木参天,或浓荫蔽日。我祝足岸边眺望眼胆的湖,那蓝宝石般的湖水是那样清澈,碧蓝鱼儿在湖水中欢快的游弋,激起一阵涟漪……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在这极富浪漫的色彩的环境里散步,简直分辨不出何为我,何为自然了,我仿佛与它融为一体了。
感谢心灵为我设计了一叶扁舟,我仰卧舟中,轻摇双桨,自由地泛舟湖上,湖水轻轻地拍打着小舟,我的心也随着湖水荡漾,我悠闲的睁开双眼,眺望蓝天,天空是那样蓝,蓝得像蓝宝石般的湖水。偶尔几片白云飘束,又悄无声息地飘然而去,我胸无点尘,像蓝天、像白云,那天空的蓝仿佛正流入我的心中。洗涤着我的叹息,净化着我的心灵。
时而,心灵之旅遨游于无垠的星辰,投宿于那颗明亮的星向着万物眨眼的微笑,满天繁星和那一轮明月,把大自然装扮得多美丽呀!忽然云之端,忽而白昼,忽而黑夜,心灵跳跃着,跨越了时空的世界,漂泊不定,似流浪,又似彷徨。
沉醉于半梦半醒之中,心境是那样愉悦,心灵是那样宽广,我痴情于湖光山色,钟情予泛舟湖上,神游于太空之中,感天地之精会,日月之灵气,惊叹于自然的鬼神工,慑服于宇宙的无穷奥秘,我愿从梦中醒来,插上知识的翅膀,乘着心灵之舟;科学之舟,伴随着“神舟”之旅遨游太空,让心灵之旅更加富有诗意。
心情日记 篇2
回忆中,总有那么一些事,让我沉痛于其中,当我一想起的时候,眼泪总是禁不住掉下来,因为妈妈曾经教育我“要做一个坚强的好孩子”。这句话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也不会流泪,因为眼泪不可以解决问题。
可是,当我伤心的时候我多么希望会有那么一个人来安慰我,来理解我,来体谅我,来包容我这颗幼小的心灵。我一直在等,等待这个人的出现,哪怕她是一个和我毫不相干、非亲非故的人,只要她能够给我一点安慰,哪怕只是一句贴心的话语,我也愿意把心中的苦一一向她诉说。可是始终没有那么一个人。
多少次,我只能对着岸,对着天空,对着广阔无垠的大海,对着远处的高山,向它们呐喊,向它们诉说。然而,天空充耳不闻,大海对我咆哮,只有远处的山在对我回应。此时此刻,心情就不是那么沉重,那种情景简直是想手舞足蹈,高歌一曲。可是快乐一时,并不代表快乐一世,那忧伤仿佛一个解不开的谜团,紧紧地包围着我,简直是让我寝食难安。
多少次,我只能在心里偷偷地哭,我不敢面对自己,只能把它写在日记里,只能对着自己发泄,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诉说,然而自己却又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压力,仿佛连整个人都要蹦溃了似的。
我多么的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一个理解自己,体谅自己,愿意和自己分担一个知心朋友,那我就不会如此的孤单,如此的寂寞,也不会有如此的烦恼,那该多好啊!
唉,那忧伤,该向谁诉说呢?
心情日记 篇3
“这儿谁坐?”“军。”“哪去了?”“回家了。”
当我走进教室,感觉后排的一个座位空了。一问才知是那个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的孩子。
从开学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一个穿着寒酸、身形矮小和面黄肌瘦的男孩。大冷的冬天也只穿一双拖鞋,身上是一件遮不住肚皮的运动服。作为班主任,少不了把每月的助学金向他倾斜几元,可毕竟只是杯水车薪。看到只有一床被单铺在硬床以上,好心的周老师甚至送给他一床毛毯,还把不少冬天穿的毛衣、外套送给他。因为穷,班里的孩子不太与他交往。而他那营养不良的手和脚,一举一动极不协调。
学校冬运会,体育老师说他运动机能失调,连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学不会。有不少同学劝我别让他参加会操。
我想到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里边也有两个孩子。一个叫陆鹰(因秃顶而被同学戏称为秃鹰)另一个叫杜小康,因动作不协调,油麻地小学怕失去保持多年来第一名而把他俩排斥在外。对两个孩子造成的伤害让人心酸。我耐心说服同学,让他参与。他的确不会,且动作笨拙、滑稽,像一首名曲中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我班当然没得奖,而我却很满意了。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做到了该做的。
我正追问着,听说尧打他,他才回家。一向斯文的我发火了“他那么可怜,你们不知道关心,还欺负他,像什么话?”
尧低着头,写了检查。周六,我叫上班长,尧和几位同学去了军家。他家在大山脚下一个村庄里。当我们询问着找到他家,只见一间小平房,一间木楞房,没大门,没围墙,场院只有泥坑。哪像个家呀!他不在,后来听说他见我们来故意躲了。才三个月,他再没来学校了。
那是20xx年冬天的事了。我明白了,是贫困造成他身体孱弱,心理自卑,尧和他打架只是外因而已。而在此之前的教书生涯中,我遇到的是更多的空座位。开学时满满当当,不多久,空了大半,作为教育者,又心痛又无奈。除了因贫辍学外,受就业压力、家长素质影响,很多孩子厌学。回家不久,便结婚生育。恶性循环,造成社会悲剧。
如今,借“普九”的东风,六十年来日益强大的国家花大力气建设寄宿制学校,免除了书费、学费,对高原农牧民子女还补贴生活费,而且不断提高标准。教室里的空座位越来越少,甚至不见了,适龄儿童们都“学有所教”了。张艺谋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的那种无奈和酸楚像一张旧日历被翻过去了。上亿的孩子感受着新中国的温暖,上千万的教师们心中也荡漾着幸福的波纹。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愿该进校求学的孩子真的一个也不少,愿教室里永远没空位。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民族的希望。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riji/2013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