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的四句口诀就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生活禅有四个根本:第一是菩提心,第二是般若见,第三是息道观,第四才是生活禅。
生活禅的宗旨:继承传统(契理),适应时代(契机),立足正法,弘扬禅学,开发智慧,提升道德,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生活禅的理念展现: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十六个字,就是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基本次第。
禅是重实践的生活禅更是重实践的。落实在当下,实践在当下,受用亦在当下。
禅,生活禅,禅生活,如是而已。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起码要做到三点:第一点,对于名闻利养要看得破、放得下;第二点,在五欲的烦恼中,要把握得住、要站立得稳当;第三点,在眷属上也要能摆得开。
如果你用一颗感恩的心看待你周围的人,用一颗智慧的心看待你周围的人,可能你当下就能把一切的烦恼都化解,一切的热恼都会变成清凉,你就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喜悦的人。
知足者常乐。知足者经常有满足感,经常有快乐感。渴求是贪的表现,我们的心老在渴求中,希望得到这个,希望得到那个,总在焦虑中,总在渴求中,总在痛苦中。有求皆苦,无求自乐。
禅宗的根本,就在于明白自己是什么——明白自性是佛,自心作佛,自见佛性,自成佛道。 以“觉悟人生”之智慧成就菩提心,以“奉献人生”之实践成就大悲心。
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慈悲的人没有敌人。
贪心也好,嗔心也好,痴心也好,都是从本能出发,然后衍生成为生命堕落的催化剂;超越了一定的界限、超越了一定的道德规范,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觉悟人生是智慧解脱,奉献人生是慈悲关怀。二者的融合无间就是菩萨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是中流,般若是船筏。乘般若船筏,越烦恼中流,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这个过程都在我们当下的一念完成。
什么是生活禅?从物质到精神,就是生活禅;从迷失到觉悟,就是生活禅;从染污到净化,就是生活禅;从凡夫到圣者,就是生活禅。
禅就是生活,以禅来净化生活,溶实“觉悟人生”的理念;生活就是禅,以生活来体现禅的功能,落实“奉献人生”的理念。
修学生活禅有四个要点: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不去理它,烦恼自然就不起作用。
安祥是禅,睿智是禅,无求是禅,无为是禅。
生命的意义在于感恩,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的落实。
一切事提得起放得下,心就无挂碍;一切事提不起放不下,心就有挂碍。
只有随顺因缘的人,才是自由自在的人。只有懂得随顺因缘,才会真正地善待自我。不懂得随顺因缘,就是在自己折磨自己。
从迷失的生活到觉醒的生活,是生活禅,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从生活的觉醒到生活的超越,是生活禅。
精神生活高尚一点,那么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可能就会淡化一点;相反,精神越空虚的人,越是需要用外在的物质生活满足虚荣与追求,越是会过度地耗费资源。
禅宗的根本,就在于明白自己是什么——明白自性是佛,自心作佛,自见佛性,自成佛道。
心的迷惑就是以“我”为中心,心的开悟就是突破了“我”的障碍。
信仰是生活的依托;因果是生活的法则;良心是生过的方向;道德是生活的价值。
生活禅紧扣这一主题,强调了生活与禅的同一性。这里,“生活”就是生命的实相,就是一大“圆相”,分别执著之,就是烦恼无明;承担觉悟之,就是禅,就是解脱。所以禅不在生活之外,而就在生活之中,就是生活本身,因而也只能在生活中落实。在生活中关怀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是生活禅追求的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renshengzheli/1228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