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是新课程标准实验的第一年,我所承担的一年级的音乐课也是实验的科目之一。“什么是课改?”“课改以后该怎样上课?”这些都一直是我心中的疑问。暑假期间,我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秦皇岛的培训,听了北京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我认识到:今后的教师将与以前的不同,不光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
开学了,学生们发到了新教材。都说:“真漂亮,像图画书一样。”我也拿到了新教材,却没有拿到配套的录音带、教参和备课本,怎么办?自己想办法吧。一下子没有了束缚,倒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
一年级的第一单元是《有趣的声音世界》,有关“声音”的问题简直是太多,太广泛了,没有录音带我怎么上课?学生不听怎么行?为了上好这一单元的课,我到音像书店买了音效光盘,尽量搜集大自然与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让学生倾听:鸟叫声、流水声、海浪声、飞机起飞的声音等等,学生们很高兴,说出的感受是五花八门。此外我还寻找了各种能发出声响的物品,学生们喜欢上了音乐课。其中也有一段小插曲:我在播放“海浪”的声音时,大部分的学生听到的和说出的,大致都与“水”有关联,一年二班就有一个学生非要说他听到的是地震和爆炸的声音,马上就有学生与他“理论”了起来,教室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有的学让我说是什么。我说:“小朋友听到的都对,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不能要求别人和你是一样的,这个小朋友想得很好。”学生们立刻安静了下来,我也松了口气,因为我没有把我的思想强加给学生。
一年级上课和其他年级不同,二十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看上去不像在上课,倒像是在玩儿。每次我和他们一样坐在地上,感觉一下子就与学生拉近了距离。在学校的观摩课上。我上了《动画城》单元《唐僧骑马咚得咚》一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上课开始,我利用动画导入新课,请学生欣赏动画片《西游记》的片尾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欣赏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因为是他们非常喜欢看的,又是他们熟悉的,所以很多学生都会唱。欣赏完后,请学生模仿白龙马的啼声。我分了两个层次来教学:一是让学生用乐器来敲一敲、打一打,二是让学生想一想能不能用身体发出声音来模仿,让每一位学生都来参与其中,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儿歌《唐僧骑马咚得咚》是学生熟悉的,几乎每一位学生都会说,但他们说的与教材不一样。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就是学生熟悉的版本,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效果非常好。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课堂中,我请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来扮演《西游记》中的人物。伴随着熟悉的儿歌,拿着道具,学生们热情洋溢地投入表演。虽然他们的表演赶不上专业演员,台词说得不很流畅,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他们的兴趣,却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针对这一课,学校里的教师提出了许多的不同意见:有的说这种席地而坐的形式非常好;这个教材挺好的,选择的动画片都是学生熟悉的;学生表演得好;也有的说应该多分几个小组,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表演……
我觉得自从教一年级,就特别地忙,因为所有的参考资料一概没有,所须东西都要自备,新教材在注重开发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同时,也在开发教师的智力。通过半年的实践,我觉得自己在业务上得到了锻炼,但也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地学习,虚心地请教,把音乐课上好。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972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