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总总地在“古韵新吟”栏目以小论的形式发了五个勘目的二十二首绝句,其中的感悟是从大多数尚处于初学阶段的诗词作者来稿当中发现的一些常见“症状”(主要指“语境”当中的一些通病),并且颇具归纳性。所以有必要呈以书表,让有兴趣的诗词作者朋友们一起来认识和探讨。
其中不乏一己之见,为避大谬,并在每一勘目前加以“并序”云:“此系列作品多为夜间审稿时之点滴感悟,亦多戏噱成分,寓文与趣,博众吟友会心一笑即可。若恰能对症者,愿作小勉并从适,重者当可避之。”
现在希望能对五个勘目的二十二首绝句进行选择性浅略自析,并欢迎诸位诗友评家们讨论和指正。(此文中,暂不论诗词的格律章法)
一、喜怒哀乐写于心,发于感,以真情流著于笔端,否则貌似而实非也。此可见列于《勘愁篇》
(1)学老成愁
故须择木选秋天,未见萧萧鬓已斑。
堪戒老成揖俗子,青春梦泽何诗宽。
境多以年轻的诗词作者为了营造老气萧杀的气氛,生硬地将一些不合时宜的词汇和感觉搬到了四言八句里,虽然有落叶与斑白鬓发,但是整体的语境却稚气未脱,犹如新老竹子同一林,而新竹尤有笋衣未尽褪之感。
所以,这里提倡年轻作者多抒发一些有朝气,有进步思想和色彩鲜明的诗歌。稍微留意,题材可取之不尽。
(2)闲愁
一体皱眉全未能,上联月缺下帘栊。
频端镜子意难适,倩让花奴坐待风。
景多以凭窗对月,粘花惹貌为主。所营造的空中楼阁往往能暂时撩人情绪,然读后毫无余味,令人颓靡并缺乏真情实感。
二、熟悉之景可引共鸣,但非亲临之景往往流于俗套,乃貌似而实非也。此可见列于《勘景篇》
(1)熟器
横呈玉指擅魔吟,倾耳何如筝笛琴。
尚雅难能识律少,莫苛前路泛知音。
此可谓“为有知音强奏曲”了,为诗词题材中最常见之“症状”。凡欲求知音者,最起码应该懂旋律识乐谱才行,否则也实难对得起知音(尤其“筝、笛、琴”,常见但可不好摆弄)。
(2)熟枝
攀摘尤怜秃柳公,赠从话别莫能容。
柔丝谁叹无知己,折处伤心似有风。
历代文人墨客以柳入诗的大概不下几千首。且有折柳相赠的雅意,概是因为柳的风姿卓越;以及依依眷眷的情态。但今天生活之节奏,足可以让亲眷朋友们三天一大聚,一天一小聚,如此再折之不已,恐怕柳神会伤心欲绝了,恐怕也违背了园林管理条律。另外,今人写诗取材,大可多注意一些时代特征的事物,以此来发挥应该尝试的创造性。
三、写山性必得山之功,写水性必得水之功,否则貌似而实非也。此可见列于《勘境篇》
(1)误境
端将凫鸭并山禽,上阕黄坡下绿茵。
四季兜游凭兴趣,渔夫掖斧入樵林。
此意指作者尚缺乏生活的阅历以及对于自然的观察,在着笔的时候时序不清,物类特征缺乏应有的了解,从而导致篇章结构意境过散而中心不逮。此可多历练,多观察,并且准确地表达景物和节令特征。
曾对一首登载在其他文学网上的五律试过评论,此诗为:
归舟惊白鹭,浪起吻浮萍。
落日春山秀,斜风暮鼓清。
田家烟袅袅,桑女语嘤嘤。
炉上野村酿,醇香染竹笙。
见“归舟”及“浪起”句,可知水域必定比较宽广,而宽广之水域浮萍没有或少矣(浮萍乃多生于野塘或长渠),另白鹭多聚于湖泊。是“可谓写山之性必得山功,写水之性必得水功,否则貌似而实非也”。
四、出师当有名,明志当有因,切不可以风头之势而以为志,否则貌似而实非也。此可见列于《勘志篇》
(1)斗志
披挂戎装已不全,怀中剑鞘暗生斑。
唐吉稍息溪边马,暂任风车辘辘旋。
(2)壮志
拔筹仗剑气吞虹,移腚石头即刻名。
昂首回眸寻万仞,云峰峭壁字蝇蝇。
以上两首均以虚妄是所指,所谓男儿志在丹田,虽聚而不乱吐,是为珍。
五、擅评者发论于微,切不可高呼而任夺,实应视读者思维立体而语,否则貌似而实非也。此可见列于《勘论篇》
(1)雅论
评花宜适露清真,论岳何妨脚踏云。
龛鼎纤香钟一杵, 勿忧闻者少凝神。
任何真伪之言均须一辨,未辨即不可测,不妨评者娓娓道来,听者且任之(真心实意若想从中收获,自然会倾耳凝神的)。
(2)高论
招榜人寻揭榜看,圣明自可据眉间。
精神徇物常遗失,不费踯躅返自然。
以精神之偶获去屈从于物质的强得,终归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何妨不返归自然,任两厢任意约取。
(3)引论
物语宏微理十分,信难全效古人云。
玄机参悟凭详析,莫让唯心论太真。
物质都是处于变化当中的,人的精神也同理,“引以为用”是增加说服力的,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先于自己认识层面上而更能说服别人的道理。不妨少引用,多思考。并且相信诗歌更是自我的一种表现形式。
以上五小结均是一些点滴散见,不具备系统的认知。其中存有谬误之处万望读者指正,并诚待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944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