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教师节。
做了十多年的幼儿教师,我已经从最初过教师节时的骄傲、自豪、激动,渐渐变得疲惫、冷淡,甚至一丝抱怨。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校园里的老师们日渐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的世界很无奈。面对飞涨的房价、巨大的教育和医疗负担,有多少教师能坚信“安贫乐教”?坚守教师岗位的同行们,又有几人能逃得了职称评聘的压力、来自家长社会舆论的压力?
不过,对于今年的教师节,我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卢安克。
这个来自德国的年轻人,自从十三年前到中国投身志愿教育以来,关于他的各种猜测从未停止。最新消息是,十多年未领一分钱工资的他,因为既“没有获得正式的志愿者身份,也没有获得中国的教师资格”,为了和那些与自己命运相连的“留守儿童”呆在一起,也为了自己喜欢的生活,不得不更低调了。他关闭了自己的博客,完全隐身于广西的乡村。
除了感佩他坚定的信仰,作为教师,更让我佩服的是卢安克的教育实践。在广西当过几年教师的卢安克,对中国教育的印象是:教育,只是为了满足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不是为了小孩。小孩在满足这个标准的过程中,脱离了他的天性,脱离了他的生活。“教育难道是只为了获胜?我不想继续跟学生一起奔跑着参加这场竞赛——这场一直匆忙地奔跑着,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跑的路是不是属于自己的竞赛。”为此他默默地寻找新的教育模式,开辟新的生活课堂,让一个人学会做几亿人都能算出的数学题不是他想要的目的,改变他们的思维,自己创造生活才是他教育的最终目的。
正如《南方周末》评论员戴志勇所说:“这个时代最缺乏的,不是伟人,不是圣徒,而是一大批拥有起码精神修养,能包容不同价值追求,理解一切美好与善意的平常人。他们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对幸福的理解,建立在人之为人的天性与良知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利欲的计较、权衡与满足之上。他们随时可以为了生命的自由,选择独特的生活方式.放弃不必要的物质羁绊。”
这才是教育的精神,这才是教师的价值。以卢安克为对照,我的心突然安静下来——疲惫、冷淡、抱怨,皆因我们找不到方向和价值。在新一个教师节来临的时候,我想我是喜悦的,教师与教学其实都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一个字:爱。爱你所能给予的,也爱你所要承受的。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862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