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接的是中班,小班老师向我介绍孩子的时候,多次提到班里一个“特殊”的孩子源源,源源最大的特点是动作慢。慢性子的孩子做事情稳当,在我看来这不算什么缺点。带着对源源最初的印象,在开学第一天我就领教了他的慢性子。
“慢性子”让我忍无可忍
早晨,一个被爸爸抱着的小男孩送到了我面前。我笑着接了过来,一看,眼睛还紧闭着。“这是谁呀,快醒醒。”我一边把孩子放在地上一边把他逗醒。“这是源源。”旁边的孩子告诉我。源源原来就是他,小脸蛋白白的胖胖的,好可爱的样子。过了一会儿,源源旁边围了四五个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笑着,他不被孩子的嘻笑所动,一直呆呆地站在那。“源源,把外套脱掉,快去吃早饭了。”我反复提示着。源源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是孩子不理解还是没听到?我走过去拉着他的手说:“源源,把外衣脱掉去漱口,你听懂了就点点头。”看到源源轻轻地点了一下头,我才去照顾别的孩子。就在我给孩子盛饭时,听到佳佳大声说:“王老师,源源坐地上了。”我循声望去,源源正坐在叠衣服的箱子旁边……此时,我再也忍不住了,对着源源喊了起来:“源源,你很早就来幼儿园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几分钟,怎么外套还没脱下来,快一点好吗?”探寻“慢”的缘由
原以为源源的慢仅仅是动作发展慢,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的慢还因为他不会自己提裤子、不能自己脱衣服,就是再简单不过的吃饭,对于他来说也困难重重。每顿饭都由老师喂,不喂就不吃。
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这个“慢”的背后一定有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教师的教育措施才会得当。为此,我和家长进行了深入沟通。得知,源源是由80多岁的姥姥哄大的,姥姥年岁较大,腿脚不灵便,从不带源源下楼游戏,源源一天天呆在楼上。因为缺乏锻炼,源源的力量很差,别的孩子很容易完成的穿脱衣服他都不能完成,原因是提不动。从小吃饭更是由姥姥追着喂,如果不喂,一天都不会吃饭,从没有主动吃饭的需求。源源的这种情况让家长十分担忧。原来,孩子做事“慢”的原因是基本自理能力的极度缺乏。
孩子你慢慢来
面对这样的孩子,如果在以前,我会和家长讲自理能力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并请家长配合,在家里不再喂饭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幼儿园,教师会运用多种方法让孩子自己吃饭。通过家园一致的教育可能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一个刚刚上中班的孩子来说,他面对的困难以及不适应有很多,要适应新的老师、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如果教师忽视孩子这些当前需要,过早进行教育干预,对源源来说,太多的改变会加重他的不适应,可能会导致上火而生病,一旦生病孩子便会得到家长更细心的呵护,那么,原来的教育干预就又会回到原点。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的。因此,对于源源这种因长期看护不当引起的过分依赖的孩子,需要教师长期关注,在自然的状态中一点点进行细微的干预,不经意的改变才会被孩子接受。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耐心等待。想到这里,我只对忧虑焦急的源源父母说了一句话:“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孩子的。”
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源源一日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包括吃饭、穿脱衣服等,要占据老师大量的时间。由于他缺乏运动,动作极不协调,拿东西很费力,经常一碰就倒,需要一个老师专门照顾。面对这样的孩子,埋怨与烦躁都无济于事。因为作为一名老师要满怀着爱地接纳孩子,不管他是什么样的。教师平和、接纳的心境在班级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教师的行为也很好地影响了其他孩子,他们都自觉帮助源源,并且不去碰他,源源很快适应了升班的新环境。源源的快乐融入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他们高兴地说:“孩子现在喜欢上幼儿园了,真是太好了。”
悄悄的帮助
快乐融入让源源对教师有了很强的信任感。有什么事情都愿意与教师分享,改变了原来呆坐一边的现象。源源的积极态度让我感到教育的契机已经来了。但是施教过程中,我谨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不能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衡量。作为教师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自然成长,不要拔苗助长。我曾经有过惨痛的教训,为了帮助孩子克服吃手的不良习惯,而让孩子每天把手背在后面。虽然短时间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因方法简单、不关注孩子的接受程度,深深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吸收经验教训,对源源实施的教育,我都以他自愿接受为前提。如,吃饭时,给其提供小勺,饭菜教师给搅拌好;吃午点时,我悄悄把饼干袋撕开一个小口,让其体验自己撕开的快乐……就在教师悄悄的帮助中,源源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能自己擦桌子、叠衣服,就连让他头疼的画画,都能无所顾忌地进行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源源慢慢在改变。让人欣喜的是,源源比以前更加爱说爱笑了。
静静的成长
源源的优点也有很多,诚实、从不打人、语言能力很好、记忆力很强,尤其爱听故事。我每天都会给孩子们讲故事,有时故意停下来,源源都能很快地接下来。开始他声音很小,我提示孩子们安静地听,慢慢地,源源的声音变大了,故事也能讲长了,源源在不知不觉中进步着。学期末,源源给家长们表演了“讲故事”。看到孩子上台大胆表演,源源的爸爸妈妈都哭了,这也许是他们原来不敢想象的。
教育应该像春雨,每天一点点滋润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像幼苗一样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发芽长大。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来细心品味孩子的成长,体会慢教育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858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