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胡野秋曾说过,中国需要传统文化回归,首先应该是普及,于丹做的就是普及性的工作,可能以前就是私塾老先生讲的,但很久没人讲了,大家就不知道了,现在听起来感觉很新鲜,长久听不到这些声音了,所以有人说她讲的是中国式的心灵鸡汤。“仁”者从人从二,于丹讲的更多的是人世间温暖的道理,很亲切不远人,这是她爱欢迎的原因。
“仁”是从小事做起
中国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于丹说,中国人从来都是儒道相济的,上班的八小时你可以是儒家,在社会上担当责任,八小时以后就可以是道家。儒与道是我们生命中两种文化基点,它并不是一些外在的经典,而是由我们内心完成的一种唤醒,它本来就存在,就看我们自己如何去唤醒。
于丹举了一个例子:央视“感动中国”候选人里面有一位河北的普通农村妇女,在30年里默默抚养了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她用自己的心温暖了世人。如果是富豪做这件事就是慈善,而穷人做就是圣贤。所以说,孔子说的“仁”是从小事身边事做起。
凡事叩问内心
孔子的学生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不忧不惧是君子。学生疑惑:这样就是君子了吗?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你每天叩问自己反省自己都不感到愧疚,对得起良心,那还不是君子吗?
于丹觉得孔子这句话在竞争的时代特别重要。每个人每天做完了世间一切事情,晚上睡觉之前想一想,是不是做到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每一件小事都能做到尽心尽力坦荡光明,也就是老话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君子这个概念,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做起来很难,知易而行难。
为什么做不到君子呢?于丹认为是由于我们的心被遮蔽了。我们大家都说要做一个有觉悟的人,觉悟本身是一个佛家用语,“觉”字头下面是一个看见的见,悟也有一个“心”,真正的觉悟是在遮蔽之下自己的心能否看得见。有些中国字仔细琢磨大有含义。
于丹说,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我们向外去发现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不是难事,但向内发现一个无比深刻的内心,今天仍然很迷茫,仍然看不见,不知何去何从,儒家告诉我们这条路就是叩问内心,一切从最朴素、最简单的做起。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719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