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辛宪英有“智女”之称,唐朝名相房玄龄评价她“聪明有才鉴”,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更是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其智识“有男子不能及者”。大家如此夸奖她,并非没有道理,她曾两次帮家人躲过必死的灾祸。
正始十年(249年),太傅司马懿借大将军曹爽陪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之际,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控制了京都。曹爽手下的将军司马鲁芝,招呼辛宪英的弟弟辛敞一同出城向曹爽报信,保卫皇帝。辛敞当时在曹爽手下担任参军,他不知所措,看不透当时的形势,便向姐姐辛宪英请教。
辛宪英说:“天下事情不能预知,但以我的判断,太傅是不得已才发动政变。明帝驾崩之前,曾抓着太傅的手臂嘱咐后事,朝中人士对其遗言记忆犹新。曹爽与太傅同受明皇帝顾命,但曹爽独专权势,以骄奢的态度行事,对王室可谓不忠,于人伦道理亦可谓不义。太傅此举,只不过是要诛除曹爽而已。”
辛敞追问:“那此事会成功吗?”
辛宪英答:“怎么会不成功?曹爽的才能不是太傅的对手。”
辛敞长舒了一口气:“那我就不出城了。”
辛宪英说:“怎么可以不去?职守是人伦的大义,当我们知道别人有难,尚且会体察怜恤;如今你为人做事却弃下自身责任,是不祥之事,不可以这样做。至于要为他人而死,受他人所任,是作为亲信的职责,你不是曹爽的亲信,只是出于跟随大众的责任而已。”
辛敞听了姐姐的话,心怀忐忑地随鲁芝夺门而出。后来,司马懿果然成功诛除了曹爽,且没有追究辛敞的举动,辛敞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不是我与姐姐商量,便几乎做出了不义之举。”
景元三年(262年),钟会担任镇西将军,有一天率兵向西出发。辛宪英奇怪地问堂侄羊祜说:“钟会为何出兵向西?”羊祜回答说:“要去攻打蜀汉。”辛宪英说:“钟会身为大将军,任性放纵,不是朝臣该有的行为,我怕他心有二志。”
后来,钟会征召辛宪英的儿子羊琇担任参军,辛宪英闻讯忧虑地说:“那时候我见钟会出兵,虽然忧虑,但也只是为国而忧。今日祸难将牵涉到我的家族,且是国家大事,我实在不得不阻止。”于是,羊琇便向文帝司马昭极力请辞,但司马昭没有批准。
辛宪英十分无奈,只得对羊琇说:“此事必须实行,但你要留心!古时的君子,在家则奉孝于双亲,出外则守节于国家,担任职务时要慎思你的责任,面对义理时,则要慎思你的立场,不要让父母为你感到忧虑。军旅之间,最能令你顺利的,只有仁恕的态度而已!你必须要谨慎留意!”
第二年,钟会在灭亡蜀国后,不愿屈居人下,企图据蜀自立,身为参军的羊琇直言苦谏,钟会不听。后来叛乱被监军卫瓘平定,羊琇因不肯与钟会同流合污,反而因祸得福,被封为关内侯。
一位封建时代的妇女,足不出户,却如此善于鉴人知事,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洞察力,的确让人惊叹。不过对于她的这种能力,《三国演义》评价得最为恰如其分:“为臣食禄当思报,事主临危合尽忠。辛氏宪英曾劝弟,故令千载颂高风。”为人忠而不避危险,行事难而不忘仁恕,辛宪英神奇的智谋,不过就是坚守做人的品格。只有如此,才经得起世事的磨难与考验,才能让人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1230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