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多年,常常被冠以“温柔”一词。温柔的老师,温柔的母亲,温柔的女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的变迁,“温柔”一词的内涵也有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亲切和善”,丰富成了“儒雅内秀,富有涵养”,“温”和“柔”自成一种美妙的组合。再后来,渐渐地,情况日渐复杂,教育需要特色,教师需要强悍,不“跪着”教书,教师人格的高度就是教育的高度,新观念不断出现。于是“泼辣”“强悍”“女汉子”等等与“温柔”一词无形中形成了对比,似乎让人担心“温柔”会让教育走向一种幼稚、被动甚至无能的境地。
不承认自己的这种柔是一种懦弱无能。温柔是一种柔和,是一种大气的宽容、理解和等待。教育需要等待,温柔是一种不焦躁,所以,教育需要温柔。而所有的温柔,都因为有一颗柔软的心。
这颗心本不一定是从学校教育中所得,但谁能说教师的温柔不属于教育的内涵?
坚定地以为,温柔的影响力是正面的。每接手一个新班,学生们都会逐渐认同我的亲和温婉,有时会在闲暇之余对我说:老师好温柔,我喜欢这样的老师。或许因为那时还年轻。不惑之年后,有时会有问题显露出来:部分很有个性的学生会不理睬你的和颜悦色。向他们指出存在的问题,他们也无动于衷,甚至还有的说:语文有什么好学的呢,语文课也是完全可以不听的。当然,这些都是在背后说的。但听到这样的话,原本柔情万端的那颗心,忽然就像被浇了场冷雨,变得冰凉而僵硬了。是的,学生认为可以不听语文课,主要责任在语文老师,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老师没把课上好。语文课原本是富有浪漫气息和诗意的,为何到了我这里就变得如此枯燥乏味?
但课还是原来的课,甚至自认为它比原来的课内容更充实,结构更精巧了,可如今演绎的效果就远不如年轻的时候。是时间改变了一切,是岁月这把杀猪刀在年已半百的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让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女教师再也无法和从前一样在课堂上伶牙俐齿,霸气十足。老了,病怏了,思维模式旧了,反应慢了,说话吞吐起来,说错的地方也多起来了。自己都痛恨自己的迟钝,混乱……
那颗柔软的心不知不觉间冰冷了,僵硬了,孤寂了。
孤寂还在于要面对学生的“选修”。学生自然“选”年轻、漂亮或帅气、精通电脑、擅长时尚语的“80后”甚至“90后”,和他们窝在一起,谈论生活,称兄道弟,融洽而开心。那天,看着他们围着青春靓丽的小曹老师谈笑风生,自己只能静默地站立一旁,心生羡慕。课代表云燕走过来,将一颗话梅糖塞到我手里,轻轻说:“老师,和你交流一个问题。当我们因为简单幼稚而自以为是,甚至狂妄失礼时,您认为我们可以得到原谅吗?”
忽然就心头一热:善解人意的云燕,还是你最理解我。成长的你们需要等待,需要一颗柔软的心来呵护。
我会坚守自己的岗位,站好每一班岗。将近30个春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只让我更深地懂得:爱必须永远和教育共存,学习必须和生命同步,教育的道路上无老幼之别,所有的岗位都一样重要。无论你是否曾经优秀过、辉煌过,今天,站在讲台上,所有的老师都在同一个起跑点,要经历相同的磨难、相同的成长。这就是今天的教育,它依然需要温柔的力量,需要内心的从容平和,需要大气的宽容、理解,需要一颗柔软的心。
相信自己,便会永远怀藏那颗最柔软的教育之心。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1214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