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我们听见枪林弹雨的咆哮渐渐化为弦上一音,我们看见舞台上的灯光由五光十色变成若隐若现。我们发现四周的人群慢慢散去,少一点,再少一点。直到只剩一人。
她以一身旗袍的华丽,抢夺了乱世黑白中的一点色彩。
微高的颧骨,下巴总是稍稍扬起。泄露出一丝神秘的孤傲。她喜欢将手搭在腰上,丢出些盛气凌人的美。丝缎旗袍包裹住的曲线流淌在纸上,便成了一件件令人回味的旧事。
这便是她了,张爱玲。
然而她死了,在她享受了人间的爱恨情仇后。她悄悄地死了,死得凄凉,却也唯美。
谁也不知道,在美国的一所公寓里,一个穿着普通的老太太歪靠在扶椅上,轻轻地叹息后默默地闭上了眼睛。她粗糙的手指也许搭在一条暗红的旧毯子上,也许没有。谁也不知道,她就是张爱玲。
谁也没有想到,曾经潇洒骄傲、充满才情的生命结束的时候,竟是以如此软弱甚至悲惨的姿态。
其实也不然。
我想这样的结局,在她的生命里或许早就埋下了伏笔。
早年父母离异,爱的缺失使她比同龄人更加敏感。我想,在父亲对她吼出:“你怎么还不去死?”甚至被父亲与继母关在密室里不见天日的时候,她也一定曾将一双眼和着额前的刘海一起埋进双臂,耸着肩膀大哭出来。
她与胡兰成的爱情和许多感情一样,由最初的热烈甜蜜逐渐淡化为一场始乱终弃。她看着他对自己的不断索取与一次次出轨,忍受着跳入情感深渊的煎熬。因为爱,她逆来顺受。
再看她的文字,多半是令人心酸的情缘和令人心疼的悲剧。我们看到曼莉的苦痛,看到曹七巧苍白的嘴唇,仿佛看到了张爱玲自己的生活终究如一抹脆弱的蚊子血一样无奈。于是,人们只有把对生活的渺小希望或者莫大绝望置放于《倾城之恋》的流苏身上,希望她走远一点,再走运一点。
张爱玲倔强的生命,犹如一朵奇葩,在岁月无情地让层层绚丽的花瓣凋零之后,我们看到了那颗软弱而敏感的心。
然而这并不是错误,正是这软弱的悲戚使她看到了生活本身的悲剧,也感受到了那些细小或庞然的苦痛赠予她的一些对于细小或庞然的幸福的感恩。
一个强硬到可以背负万物的生命反而局限了自己的期待,所以有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软弱的姿态。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jingdianmeiwen/879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