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送给家长的话
1、 于丹语:有太多的爱是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才是为了分离。
家长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独立,能独闯世界,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即使学习不好,也不能学坏。要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习惯成就人生,到时候他即使到天涯海角你也放心。孩子学坏了,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不要为了挣钱而忘记了对孩子的管理。
2、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的事。
怎样是爱?怎样是害?家长应当多考虑考虑,不要过于溺爱,否则是害孩子。
3、因材施教:
管理孩子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没有一个公式可用,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有的学生不正干,家长打一顿最终改好了,考上了好大学,找了份好工作;有的需要鼓励、需要赏识;有的需要软硬兼施。总之,家长要多和学生交流,及时发现问题,争取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跟种庄稼是一样,只要你及时跟上管理,一定会有好收成,你种上就不管了,那只能看天了。管理孩子也是一样,只要你上心,一定会找到一个好的管理方法。驯兽员能把动物训练的那么好,何况人呢?
4、专家的话不能全信:
现在各行各业假专家不少,不知教育上有没有?有些专家把管理孩子的过程过于理想化了,
根本没有实战经验,只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凭一篇演讲稿到处演讲,从一个例便可得出结论。比如:一群人从大路上走,另一个人斜插到小路上,他得到了一个意外收获,他便说人应当走小路。有些专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你学半天看不懂;复杂的问题理想化,管理孩子的过程本来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不要因为一个人这样做成功了就让其他人也这样做:常规的问题极端化,我觉得该表扬的时候就应该表扬,该批评的时候就应该批评,不能全靠表扬。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让他们懂得怎样面对错误、怎样面对挫折、怎样面对失败。不要轻易把孩子放弃,要知道坚持不一定成功,放弃了一定失败。
5、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
这句话用到家长身上就是:没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管的家长。农民种地欠收了总是怨自己,孩子学坏了总是怨别人。要知道: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孩子身上要多投入时间和精力,成功从今天开始,希望从脚下起步。
6、文明是罚出来的,规范是逼出来的:
常言道:人要逼马要骑。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帮他改正,不能听之任之。人到什么时候都得有人管着,人到什么时候都得有事干着,不管人逼,还是事逼,都能把人逼出好习惯。牲口能拉犁,最初是逼上套的;新加坡人文明,最初是罚出来的;很多成功人士也都是逼出来的;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不是受当时的环境所迫,哪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之称?那也许就是个老师罢了,或许像苏轼“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很多比较大的学生只知道吃喝玩乐、看电视、打游戏等,整天迷恋网络、不愿学习、不愿劳动、不体谅父母的辛苦,等到结婚生子也还靠父母养着。因此,孩子的成长只靠鼓励是不够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还得逼着改正,家长一定要跟上管理,我觉得“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郎”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7、鼓励孩子纠正缺点:
(1)、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说谎。
(2)、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3)、自我约束是对自己负责。
(4)、骂人是一种可耻行为。
(5)、你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6)、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7)、有耐心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8)、我们找个锻炼细心的事情做一做。
(9)、凡事都要冷静,不能急躁。
(10)、游戏可以玩,但不能沉迷其中。
(11)、胆子大些,再大些。
(12)、偏食会妨害你的成长。
篇二:中学生家长夸奖3大窍门 激励孩子就得夸具体
1.留心孩子的努力
为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的时候可以亲眼看见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当你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详详细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2.夸孩子别嫌“口罗唆”
仔细分析一下,家长们对待表扬的态度的确是随便了一些,甚至有点心不在焉、张嘴就来。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棒”,看起来既省事又符合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
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很多家长开始很难适应,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很简单,教你一招——好话不嫌“口罗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扬语,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口罗唆?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结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演员宋丹丹在新书《幸福深处》中就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儿子巴图生病,我对小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儿不一样,别的小孩儿吃药都哭,可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儿真的不同。”然后我把中药端给他。他捧着碗,烧得红红的小脸一副紧张的表情,闭着眼睛一口气就把药喝下去了。我们大家都赞不绝口。从那次起,多么苦的药他都不怕。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huayu/23522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