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昌幼稚园(中国首个幼儿园)、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等。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办新式教育,办实业,练新军,抵外辱。毛泽东曾评价他“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遗嘱中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
此三不争,可谓对人性了解至深。俗人所最在乎,乃是利益。为小利即仅仅计较,何况大利?有奶便是娘、见利忘义者,更不在少数。文士又不同,能不为五斗米折腰,视金钱如粪土,却对面子非常在意、对名气非常在意。你不尊重他、不给他面子、不给他名气,他便恼了。无谓之人即是非之人,善是非者,人在家中好端端地坐着,他也能找上门去,与人争斗一番。凡有志之士,贤达之人,决不会与庸俗之人计较那蝇头小利,也不会与那些“无足观”的无聊文人们争虚名,更不会去和社会上的市侩无赖们斗嘴怄气。这不争的内核是不争于此必争于彼。张之洞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功勋昭着,他在匡正时弊、以工兴国、坚持民族大义、反对卖国投降等大事大举上,不仅慨当以慷,义无反顾,还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义胆刚烈去实现利国利民的宏图。正由于此,他才以豁达的浩然之气和高山仰止的君子风范,不与那些人争名争利,以宽容之心,铸恢宏之道,这是很让人垂敬的呵!看到身边的一些人,胸无大志,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让区区小饵和是是非非的市井红尘,遮蔽了双目,堵塞了情智,到头来只能是碌碌无为而一事无成。
此三类人,各有各的特点,或者说各有各的弱点。避开他们的弱点,不与其相争,自然便能够少了很多俗事打扰,少了很多烦恼,落得耳根清净,心灵宁静;有时间、有精力,做很多正事。然而,身居高位却洁身自好如此般者,何其少也!要想避开此三类烦恼,何其难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gushi/877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