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哥哥姐姐”活动源于幼儿的现实需求,我们希望孩子通过真实经历生活中有价值的事件来获得生命意义上的发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更生态的自然环境。
§活动的组织
每个大班都与一个托班结成对口班级,每位大班孩子认领一个托班孩子做弟弟妹妹。活动每周进行一次,每次玩的内容都经过哥哥姐姐们讨论产生:有玩玩具、捏橡皮泥、画画、讲故事等。每次活动前和活动后,都要集体做准备或进行回顾性的讨论。比如,活动前有:你打算今天跟弟弟妹妹玩什么?怎么玩?活动后的分享有:今天跟弟弟妹妹玩,你有什么特别开心的事?你是怎么照顾弟弟妹妹的?有什么问题你解决不了,说出来大家给你出出主意。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分享着做哥哥姐姐的经验和感受,同时更体会着付出的快乐。
§充满挑战的开始
做哥哥姐姐是大班孩子们最期盼的事情,但在第一次活动后,他们很快感觉到,做哥哥姐姐是挺累的一件事。充满热情但缺乏相关经验的哥哥姐姐们不停碰壁: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却不知道说什么;弟弟妹妹总是跑来跑去不听指挥:带来的玩具弟弟妹妹不喜欢玩……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下子都摆在了孩子们面前。他们不由得发出感慨:“做哥哥姐姐真累,有点不好玩!”面对孩子们的这些问题和反应,我们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如照顾弟弟妹妹,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经验。事实上,正是有了一开始的挫败,以后的点滴成功才会让孩子们的体会更丰富和深刻。
§可喜的变化
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变得越来越像称职的哥哥姐姐了:懂得讲故事时要给弟弟妹妹看书,自己边讲故事边指着讲到的地方让弟弟妹妹看:玩户外活动的时候要让弟弟妹妹玩,自己则要保护弟弟妹妹的安全;画画的时候,让弟弟妹妹画容易的,自己负责难的部分;带玩具给弟弟妹妹玩的时候,要陪弟弟妹妹玩,不能只顾自己玩得高兴。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我们欣喜不已。
§真爱的流露
在活动中,孩子们流露出的对弟弟妹妹们的爱护之情让我们感动:平时有些莽撞的孩子,在弟弟妹妹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了;平时只顾自己的孩子,会主动帮弟弟妹妹擦鼻涕;平时霸道的孩子,会大方地将自己的玩具给弟弟妹妹玩;看到弟弟想玩别人的玩具,哥哥就向别人借来给弟弟玩;妹妹想画画,姐姐就拿出自己的蜡笔手把手跟妹妹一起画……这样的活动持续了一年,到毕业的时候,大班的孩子们似乎真的成了托班孩子的哥哥姐姐,主动提出要送毕业礼物给弟弟妹妹,拉着弟弟妹妹的手依依不舍,承诺还会回来看他们。
孩子们在“做个哥哥姐姐”活动中体验到成长的乐趣,而我们也在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各种支持的过程中获得了些许感悟:
一、修复幼儿成长的生态,弥补原有生活的缺失
本次活动在设计之初,就将目的放在关注孩子成长生态的修复,弥补孩子缺失的成长机会。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他们并不明白哥哥姐姐这个词的真实含义。“做个哥哥姐姐”的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做哥哥姐姐的机会。该活动持续了近2个学期,孩子们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做哥哥姐姐的体会和自豪,还有主动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责任。
二、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让学习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幼儿来说,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为了解决真实的问题——如何让弟弟妹妹喜欢上自己,大班孩子们不得不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他们搜集来自己小时候喜欢玩的玩具,因为他们猜测自己小时候喜欢玩的玩具弟弟妹妹或许也喜欢玩;一开始弟弟妹妹怕生不喜欢自己,有的哥哥姐姐就想着送个小礼物让弟弟妹妹开始喜欢自己……孩子们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将“关爱、互助、理解”等体验和感悟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三、关注个体体验,让幼儿获得的经验更多元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学习个体,整齐划一的集体教学有时无法满足孩子多样化的成长需求。而关注个体体验的活动,能使孩子在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中,有机会获得更多元的发展。
在做哥哥姐姐的过程中,每个孩子获得的经验不尽相同。无论是粗心大意的孩子、不善表达的孩子。还是斤斤计较的孩子、管不住自己的孩子都在面对做哥哥姐姐这个任务时,有了各种令人惊喜的不同变化。
四、始终站在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高度来思考我们的教育
教育是涵养生命的过程。生命的成长比技巧的习得或知识的堆积重要得多。爱是人的天性,但是关爱他人的教育却常常被教师或家长忽略。
大班孩子平时缺乏关爱他人的机会,当他们有机会为托班的弟弟妹妹付出时,他们爱的天性就得到了激发。如,户外活动时下雨了,做哥哥的自然而然地把手遮在弟弟的头上;妹妹在教室里走,一个球滚过来,姐姐立刻跑到妹妹前面把球推开;有时候不小心被弟弟妹妹弄痛了,哥哥姐姐们也一声不响地忍住了,继续陪弟弟妹妹玩……在这些细节中,孩子们的关爱本性得到了展现。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jiaoan/789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