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的优秀课件
教材分析:
《丑小鸭》讲述了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在经历种种歧视、挫折、磨难之后,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让我们体悟到其中蕴涵的人格品质、人生哲理。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要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有不懈的追求。
【点评指导:对教材的把握,除了按照原来的思路,针对这一课进行思考,还需要进行“整体备课”。这个“整体备课”有两个角度:一个角度是就这一课来说,一共有哪些教学目标?一共有几个课时?课时目标应该怎样确定?另一个角度就是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甚至在学生整个学习系统中的位置。具体来说,这篇课文是“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单元中的一篇,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学家单元”是冀教版教材的独特亮点,而且整个单元需要统筹考虑。如果学生已经学习了前面的单元导语和《一颗小豌豆》《卖火柴的小女孩》两篇课文,该如何导入?如果没有这个认知前提(按照正常进度,《丑小鸭》这一课需要以后才学),又该如何导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部分生字,积累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看、听、读、品重点语句,自主阅读,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识字、写字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懂得要从小善待他人,互相尊重,正确认识自己。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了解安徒生。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很会写童话,他写的童话,飞呀,飞呀,飞到了世界好多好多国家,也飞到了我们身边,他就是——安徒生。
今天,他为我们带来一个美丽的童话——《丑小鸭》。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二、联系学情,试说梗概
出示《丑小鸭》相关插图,依图试说故事梗概。
【设计意图:丑小鸭的故事在中国孩子中早已耳熟能详,先由图片引入,让学生自由表达,更能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调动积极性。】
【点评指导:教学的安排要重视学生的“学情”,这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讲的“以学定教”。该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学定教”,因为教师考虑到了学生对《丑小鸭》这个故事有可能是熟悉的,因此让他们先尝试着说出这个故事。而且教师利用图画作为引领,让学生来尝试着说出这个故事的做法也是合理而恰当的。但是,教师对“以学定教”考虑得还不够,没有将学生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的情况考虑进去,如果考虑进去了,导入新课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了,整个环节的设计也会更优化。比如,先说说对安徒生知道了哪些,尝试着说说《丑小鸭》的故事,有的说,有的补充。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该环节展示交流的情况对后面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如果适合,就按照原来的设想进行教学;如果不适合,就适当进行调整。】
三、自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安徒生用怎样精彩的笔墨为我们讲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呢?出声朗读课文,明确要求:
1.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遇到生字可以看看拼音,也可以问问同桌,还可以举手问老师。
2.边读边了解,丑小鸭在变成白天鹅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
【设计意圈:通过学生自由读文,弄清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线索,认读生字,为品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点评指导:对生字新词的关注是对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识字的过程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始终,甚至是整堂课教学的始终。另外,一定要明确“识字”的学习目标不会也不可能借助一个环节一次性完成。字的音、形、义是教学的三要素,它们的达成需要不同的过程,不同的策略,而且三要素的达成不完全是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齐头并进的,有时候侧重字音的认读,有时候侧重词义的理解,有时候侧重字词的运用。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核心问题,大体上是可以的,但是还需要再推敲。“用怎样精彩的笔墨为我们讲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一下子就把着力点放到了“表达”上,放到了“怎样写”上,其实我们应该先放到这个故事上,还是先读课文,了解这个故事,看看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了解它的经历。因此第二个问题“丑小鸭在变成白天鹅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倒是更确切些。】
四、随文识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下列带有注音生字的语句:
那只最迟出世的灰小鸭灵活地摆动着双腿(tuI),游得最出色!
可是,它老是被咬,被打,被排挤(ji)。
兄弟姊妹讨厌它,连妈妈也冷漠(ma)地表示:“我不愿再看到你了,你走远些吧!”
是因为太顽皮,大家惩罚( fa)它吗?不是。
是因为太能干,大家嫉(ji)妒(du)它吗?也不是。
2.去掉拼音读句子,并联系前后文理解“排挤、冷漠、嫉妒”的含义。
3.从句子中提出生词认读。
双腿排挤惩罚嫉妒
姊妹冷漠
4.指导生字“腿”和“挤”的书写。
学生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解词,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可有效提高识字的质量和数量。】
【点评指导:重视这部分目标的达成是好的,但是整个环节脱离开阅读的主线则是需要改善的。前面针对于阅读,针对于这个故事设计的问题,被搁置到了一边,精力和时间被一下子集中到了识字、词语上。等到这部分完了以后,再回到原来的思路上去,从而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是不流畅的,也是不高效的,因为识字环节脱离了语言环境。
理想的处理办法是以阅读为主线、识字为暗线,阅读中落实识字,识字促进阅读。这需要在认识上到位,在教学处理上落实到位。要根据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的情况下工夫去研究怎样做更好。也包括板书,有些词语要在恰当的时机展示到黑板上。在黑板上的词语,有的是阅读线索的体现,有的是从学习词语的角度来设计的,类似于以前人们常说的“副板书”。其实板书无所谓“正”“副”,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来设计的。
关于生字的书写,有的是可以和阅读融为一体的,可以随机处理,多数的是要安排出单独的练习书写的环节。三年级应该加强分类指导的教学,提高效率,总结规律,探讨方法。比如,给本课生字归类,让学生自己归类最好。安安静静地写字一定不能少,哪怕是公开课,花费一点时间也是应该的。我们是为学生着想的,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
五、体悟感情,拓展训练
指导朗读上面课件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丑小鸭此时的心情。(伤心、难过……)
有感情地朗读“可怜的灰小鸭伤心极了,只好离开自己的家,漫无目的地向前走”。
假如你是丑小鸭,你想对你无情的兄弟姊妹说什么?
假如你是丑小鸭,你想对你这冷漠的妈妈说什么?
你又想对可怜的丑小鸭说什么?
【设计意图:在多形式的说话训练中,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和人物情感,更帮助学生学会了善待他人、互相尊重。】
【点评指导:这个环节问题最大。前面本来已经提出了一个核心的达成阅读基本目标的问题,后来又被丢掉了,中问穿插了识字的环节。此处我们还是应该紧紧围绕那个核心问题,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要从把握基本内容的角度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从表达的角度来讲,就是按照发展的顺序来讲述一个故事。
因此,要在第一课时下工夫引领学生去把握故事的来龙去脉,教师不要问过多的问题,应紧紧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进行。因为是中年级的课,学生不可能一下子从整体上就把握,要给学生搭建梯子,铺设台阶。一开始丑小鸭在家里的时候有怎样的经历?离家出走后又怎样了?后来呢,又发生了什么?……一直到最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让学生空发议论,一定不要脱离课文,说到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把相关内容读出来,指导朗读也在这个环节进行。这个环节的读要重点放在内容上,情感层面的问题可以放在第二课时再突出,再深化。
引领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表达,也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表达上的时间先后顺序,意识到那个“来龙去脉”的问题,板书的设计最好用上“箭头”,把几个阶段体现出来,再配上关键词语,主要选取关于丑小鸭的经历的词语。这样设计板书,还利于学生按照板书复述故事。这是第一课时应该达成的目标,也是第二课时应该检测的内容。】
六、进一步了解安徒生,引起下文
从不放弃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丑小鸭,一定会坚持下去,就像他一样——介绍课后资料中提供的短文《一只享誉世界的丑小鸭——安徒生》。
在丑小鸭和安徒生的身上有着怎样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丑小鸭历经怎样的波折才成长为白天鹅呢?
请同学们课下细细品读课文,下节课我们共同欣赏。
【点评指导:根据前面的分析,这一部分就更显得层次不清晰了。阅读拓展应该放在以后,此处应该设计一些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预习”或者“课下自学”的作业,最该完成的是对第一课时的强化和巩固,如生字词的书写:以及复述这个故事。如果这两项能够设计出新花样,而且比较恰当,就接近“精品课”了。如果有余力,可以再提出第二课时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来自学。】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jiaoan/3265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