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石钟山记》教案设计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石钟山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检测(幻灯)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么写?思考回答:描写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提问:质疑了什么?为什么质疑?有了疑问怎么做的?解答疑问后怎么总结的学生讨论回答

  (见附的板书)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通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2、事情目见耳闻就可断定了吗?小组讨论,体会文中和《辨石钟山记》中体现李渤“目见耳闻”的文字,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该的,他自己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己的体会培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1、学生写作

  2、提供互联网信息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陆网络自己进行拓展学习。1、让学生学以致用。

  2、满足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

  (一)预习、自学题:

  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三)、幻灯板书: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 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 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 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的目的

  5

  O

  M

【《石钟山记》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石钟山记原文附翻译

2.《石钟山记》原文附翻译

3.《石钟山记》的原文及翻译

4.《石钟山记》原文与翻译

5.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6.《石钟山记》原文及解释

7.课文-石钟山记的习题答案

8.《石钟山记》翻译及赏析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jiaoan/300674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