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话说长江》课文原文及教案设计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话说长江》课文原文及教案设计

  长江,古称江、大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397千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各拉丹冬峰,穿越中国西南、中部、东部,在上海市汇入东海。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话说长江》课文原文及教案设计 ,欢迎阅读。

  《话说长江》课文原文

  重庆是一座古城,早在3000年前,它就是巴国的首府。古名叫“巴”,隋朝改名叫“渝州”,北宋更名为“恭州”。到了公元1190年,南宋有个叫赵?的人,他先在这里当王,接着又当上了皇帝,双重喜庆,所以,把它改名叫重庆。

  如果说重庆的地形像一条长长的舌头,那么朝天门就是舌头尖了。在朝天门的西侧,有许多码头,因而使重庆成为长江上游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

  重庆并不高,但是人们称它山城。

  你看这重庆――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可以说,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市区的最高地面海拔280米,市区的最低地面海拔却只有160米,同在一座城,地面的相对高度竟差120米。这在我国以至于世界都是不多见的。因此,重庆被称作为山城是当之无愧的。

  重庆的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弯弯曲曲地延伸着。在重庆,即便在热闹的街区,你也难得看到骑自行车的人,因为骑自行车爬坡实在太困难了。有人开玩笑说:在重庆,有时候是人骑车,有时候是车骑人。

  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数不尽的钢琴琴键。勤劳的山城居民,祖祖辈辈踏着这些琴键,演奏着生活的交响乐。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过去“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的地方,如今坐上缆车说话间就到了。

  假如你要到嘉陵江对岸去办事,现在不必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了,可以从嘉陵江大桥上直接过江,也可以乘坐架空索道车,腾云驾雾似的飘过去,飞过去。

  重庆还有“雾城”的雅称呢!

  雾会使人产生扑朔迷离之感,雾像轻纱使人们的生活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气氛。轻轻的薄雾,使这座山城显得格外温柔、可亲。

  这里,除8月份之外,好像一年到头总是雾气腾腾,平均每两天就有一次雾。到了冬季,山城的居民大部分的时间都过着雾中来、雾中去的生活。

  重庆三面是水,空气湿度很大,这是雾多雾浓的主要原因。

  四川是一个典型的盆地,四周高,当中低,到夜间,周围的空气冷却变重,促使盆地中部低地的空气也随着变冷。这湿漉漉的重庆正好处于盆地中部偏南,所以雾多雾浓就是必然的了。

  雾给人民生活、交通运输带来许多不便,造成了相当的危险。但雾却为柑橘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倒映着万家灯火。江上,还有灯火在移动。

  这闪烁的亮光,到底是江上的渔火,还是天上的星星?一盏一点,盏盏点点……

  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这就是山城、雾城――重庆的夜……

  《话说长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府、驾”等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当之无愧、扑朔迷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

  3、感受重庆的特有风貌,感悟建设者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及其来由。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想象情境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同学们,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你们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吗?这就是《长江之歌》,上世纪80年代,以它为主题曲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下了中国纪录片的高峰。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话说长江》的解说词节选。板书课题。读题。(“话说”两个字提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轻松、舒缓一些。)

  2、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段节选向我们介绍了长江上游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重庆市,你们预习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对重庆有了怎样的了解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地图,了解重庆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容易读错的字词:隋朝、渝州、恭州、赵敦、舢板、颠簸、扑朔迷离、湿漉漉。

  3、前面四个词语虽然不好读,但对于我们了解重庆的历史特别有帮助。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勾画下来,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

  4、学生交流重要词语,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添加词语,调整板书如下:

  3000年前隋朝北宋公元1190年南宋赵敦

  巴――渝州――恭州――――――重庆

  5、指名朗读第一段,朗读时注意以上词语。

  6、不看课本,对照板书说说重庆的历史和名称由来。

  7、齐读第1自然段。

  三、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重庆地形图,指名读第2自然段,师引导其他学生看地图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齐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了解“山城”特点。

  1、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看看这部分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称做“山城”

  (1)势不高,但相对高度大:

  最高280米,最低160米,相差120米。(注意作者用数字说明的方法,朗读时要强调这些数据。)

  这在我国以至于世界都是不多见的。(学习“以至于”的用法。)

  (2)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意思,想象“山城”景象。)

  (3)重庆被称为山城是当之无愧的`。

  结合以上两点理解“当之无愧”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3、4自然段。

  B、山城特点

  (1)街道弯曲

  想象街道在山的脊背上弯曲是什么样子;

  理解“人骑车”和“车骑人”。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2)台阶特多

  读比喻句,说说句中的“钢琴、琴键、交响乐”各是比喻什么,你能体会到这句话中蕴涵的意思吗?(山城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辛勤劳作,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今天这样繁华的都市和幸福的生活。)

  (3)人力胜天

  a、缆车:“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说话间就到。

  b、索道: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腾云驾雾似的飘过去,飞过去。(想象这两种不同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百里青山是重庆的骨架,显示出不畏艰险的勇气与毅力;嘉陵江水的环绕依回,倾诉着重庆无尽的婉约和灵性。而最值得称道的是重庆的雾,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雾的飘渺和温柔。

  二、学习课文8――13自然段,了解“雾城”特点。

  1、默读课文8――13自然段,说说你对“雾城”有了哪些了解?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雾城”雅称

  (1)雾美:

  a、轻纱似的薄雾;(体会比喻句)

  b、扑朔迷离之感(理解“扑朔迷离”);

  c、浓厚的艺术气氛。

  (2)雾多:

  a、除8月外,一年到头都雾气腾腾;

  b、平均两天就有一次雾;

  c、冬季大部分时间在雾中来,雾中去;

  “雾气腾腾”和“雾中来,雾中去”让你想到了什么?(如仙境般的神秘、缥缈)

  多美呀,让我们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B、多雾原因

  (1)三面是水,空气湿度大;

  (2)重庆在四川盆地中所处的位置。

  C、雾对重庆的影响

  (1)交通不便,造成危险;

  (2)适合柑橘生长。

  三、学习课文14――16自然段,欣赏重庆夜色。

  1、自由读课文14、1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生交流,师出示重庆夜景图片,描述图中景象:

  入夜的山城,以繁华市区的灯群为中心,街道和桥梁华灯为纽带,万家灯火为背景,构成一片高下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海。那车辆舟船溢彩流光,不停穿梭其间,且依稀飞起喇叭、汽笛喧嚣之声,给夜山城平添无限动感与生机。此刻,分不清满天繁星似人间灯火,还是遍地华灯如天河群星,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真的是如梦如幻,人间天上。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注意体会三个“这是”中所传达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

  1、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2、想一想,如果课文先介绍重庆“雾城”一称的由来,再介绍“山城”一称的来历,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借此理清课文条理,将两种写作顺序进行比较,了解并列介绍的方法和详写在前,略写在后的书写习惯。)

  五、作业设计。

  1、课外观看《话说长江》的记录片。

  2、写一亮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

  板书设计:

  5、话说长江(节选)

  山 城

  重庆  雾 城

  夜景美

【《话说长江》课文原文及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长江课文原文

2.《长江之歌》课文的原文

3.长江三峡课文原文

4.话说长江征文

5.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及教案设计

6.长江之歌课文

7.长江赋原文

8.南京长江大桥课文原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jiaoan/293927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