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学会保护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不跟陌生人走教案,欢迎阅读。
【小班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活动,让学生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礼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3、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
一、营造情景,真情体验。
(一)学校里的陌生人
1、真情讲述,故事导入。在校园 场景中,XX的小朋友没有人来接,这时来了个陌生人,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吗?(引出课题)
2、互动表演,真实流露。请幼儿参与,教师扮“陌生人”与学生对话,引诱学生跟随“陌生人”走。
(二)社区里的陌生人
1、转换场景,扩展感知。教师在“花园小区” 场景中,再次讲述故事:XX小朋友搬了新家,在楼下玩完后,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这时又来了一个陌生人,陌生人带走小朋友了吗?
2、利用资源,真情表演。学生与假扮的陌生人对话,陌生人拿出礼物哄骗幼儿,观察学生的反应。
二、经验分析,情感升华
小结学生的表现:向学生提问?
1、什么是陌生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
3、“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
三、游戏巩固,行为强化。
1、游戏《不跟陌生人走》
学生随着音乐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
小朋友是怎么办的?(集体表演)
2、表演后,继续在小路上走,自然结束。
【小班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二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猴子和陌生人》
故事大意:一天,小猴子和妈妈去公园玩,小猴子特别高兴,一个陌生人走到它面前,说带它去买火车侠,小猴子就跟着陌生人走了。结果陌生人把小猴子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小猴子再也回不了家了,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2.组织幼儿讨论
(1)小猴子跟谁走了?(2)什么是陌生人?(3)它怎么会跟陌生人走的呢?(4)结果怎样了?(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6)为什么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小结:陌生人里有一些是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情境练习:学习一些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来,对某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XX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
情境二:表演“不上陌生人的当”。
教师提示: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陌生人说带你去好玩的地方能不能去?
4.活动结束。提醒幼儿在外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单独活动,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信他们的话。
【小班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jiaoan/2082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