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表现劳动的绘画作品,听赏和学唱不同地域表现劳动的歌曲,聆听劳动快乐的旋律,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再现劳动与艺术的联系。
2、能够基本准确的演唱歌曲《剪羊毛》,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并能用自编的舞蹈和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教学准备:
1、有关劳动的舞蹈影视资料、歌曲录音资料。
2、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打击乐器等。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劳动源于生活
1、欣赏中外美术家表现劳动的绘画作品,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欣赏关于劳动的舞蹈资料,如:壮族的扁担舞源于舂米的劳动生活,流传于福建的采茶舞等。从绘画作品和舞蹈欣赏中,感受美术、舞蹈于劳动之间的联系及劳动与艺术的联系。
2、学习歌曲《剪羊毛》。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查阅的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特产、图片、文字资料、照片、特色建筑等)。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感受音乐是如何表现的。运用儿歌的朗诵形式学习歌词,配合着听唱和看谱歌唱多种形式学唱歌曲。学唱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演唱哪些地方有困难(如八度音程大跳,附点音符的节奏等),和老师共同协商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会唱后伴随歌曲表演。
3、这首歌不仅表现了剪羊毛工人愉快的劳动心情,更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轮唱、表演唱、接唱等演唱形式歌唱。
4、伴随着《剪羊毛》的歌曲,学生画出或制作剪羊毛的劳动场面。
活动二:劳动创造快乐
学生欣赏运用毛线制作的艺术作品,尝试制作一件富有创意的小工艺品。
教学评价建议:
1、对于能够大胆的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绘画作品谈感受的同学,教师要及时鼓励,对能够自己创编舞蹈来表现劳动的同学,也要给予鼓励。
2、能够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剪羊毛》。
教学思路拓展:
1、鼓励同学们选择一段合适的音乐,结合平时曾经有过的劳动经验,编排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2、将自己创作的劳动绘画作品布置在教室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剪羊毛》并伴随音乐舞蹈,绘画劳动场面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表现劳动的绘画作品,听赏和学唱不同地域表现劳动的歌曲,聆听劳动快乐的旋律,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再现劳动与艺术的联系。
2、能够基本准确的演唱歌曲《剪羊毛》,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并能用自编的舞蹈和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教学准备:
1、有关劳动的舞蹈影视资料、歌曲录音资料。
2、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打击乐器等。
课型:综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新课导入:
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舞,看大家能否看明白,每个动作的意思。谁看懂了,就告诉老师。
伴随《剪羊毛》音乐为学生舞蹈。
三、新授:
劳动源于生活
1、欣赏中外美术家表现劳动的绘画作品,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欣赏关于劳动的舞蹈资料,如:壮族的扁担舞源于舂米的劳动生活,流传于福建的采茶舞等。从绘画作品和舞蹈欣赏中,感受美术、舞蹈于劳动之间的联系及劳动与艺术的联系。
2、学习歌曲《剪羊毛》。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查阅的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特产、图片、文字资料、照片、特色建筑等)。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感受音乐是如何表现的。运用儿歌的朗诵形式学习歌词,配合着听唱和看谱歌唱多种形式学唱歌曲。学唱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演唱哪些地方有困难(如八度音程大跳,附点音符的节奏等),和老师共同协商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会唱后伴随歌曲表演。
3、这首歌不仅表现了剪羊毛工人愉快的劳动心情,更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轮唱、表演唱、接唱等演唱形式歌唱。
4、伴随着《剪羊毛》的歌曲,学生画出或制作剪羊毛的劳动场面。
劳动创造快乐
学生欣赏运用毛线制作的艺术作品,尝试制作一件富有创意的小工艺品。
教学评价建议:
1、对于能够大胆的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绘画作品谈感受的同学,教师要及时鼓励,对能够自己创编舞蹈来表现劳动的同学,也要给予鼓励。
2、能够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剪羊毛》。
教学思路拓展:
1、鼓励同学们选择一段合适的音乐,结合平时曾经有过的劳动经验,编排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2、将自己创作的劳动绘画作品布置在教室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jiaoan/1071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