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应重视朗读,这一点早已被广大语文老师认识与接受,这从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制订中就可以看出来。大部分老师们制订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过,在现实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上,一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却是没有达成这一目标。原因何在,我觉得主要就是由于没有教读造成的。教读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其实在文言文教学中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教读可以很好地解决正确朗读这一问题。只要老师在教读时不出错,一般情况下,学生跟着读上三五遍,再自己去读,就不会出错了。如果不教读,让学生听一遍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就去读课文,很难保证不出错。这是由于文言文生字多,个别字的读音与今天通行的读音还不一样造成的。
其次,教读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文章读流利。文言文之所以读起来不顺畅,除了生僻字多,难以认记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有些长句子不容易确定它的停顿。老师在教读课文的时候,当然能把停顿读出来,学生跟着读上几遍,自然能够把握长句的停顿。生字会认了,长句子的停顿把握了,学生怎能会读不流利呢?老师不教读,虽然也能让学生读流利了,不过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老师的作用也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第三,教读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必须建立在正确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文章的感情基调,并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呢?我认为还是教读。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一文中回顾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时曾这样写到:“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流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读辛弃疾词的。”
老师当年有没有一句一句地教于漪和她的同学们读,不得而知,不过于漪在这里回忆的可是老师教古文的方式。老师满怀激怀地朗诵,确实是感染了学生,并影响了学生。我们在教文言文的时候,如果有感情地教学生读几遍课文,学生自然会很容易地进入文章的情景,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自然容易达成了。
教读,除了能顺利完成以上三个教学目标之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为以后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一方法,尤其适用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低年级学生,对于一些农村初级中学也非常适用。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教读】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2148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