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文言文的答题技巧

文言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文言字词的复习。

  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一)文言实词的理解。

  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

  1、一词多义。

  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

  如:间

  (1)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古今词义。

  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

  (3)词义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在考试时才能准确辨别。

  3、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两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通假字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4、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某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词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名词作动词;

  (2)名词作壮语;

  (3)动词作名词;

  (4)使动用法;

  (5)意动用法;

  (6)形容词作名词;

  (7) 形容词作动词。

  活用类的词本身意思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要判断在句中是什么词性。因此,要了解常用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等。

  (二)文言虚词的作用。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下几个虚词“之、其、而、以、为、于、乎、焉 ”等。常见意义及作用见下:

  (1)以 :可译为“凭借、因为、用来、来、用、把、以致、相当于‘而’、认为、如”。

  (2)之:主要作用是助词、代词、介词。

  (3)其:主要作用是代词,指代的内容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4)而:主要作用是表示顺承、并列、转折、修饰。

  (5)为:用作动词的基本词意是“做”,其它意思视具体语境改变;用作介词时译为“为了”。

  (6)于:可译为“对、对于、从、在、到、向、比、给”。

  (7)乎:可译为“呼、吗、于、对” 。

  (8)焉:主要作用有语气词,代词、兼词。

  (三)答题方法及注意点。

  1、课内字词的解释,注意别写错别字。

  2、归纳记忆。

  文言文字词的复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要结合语境理解词义,通过比较归纳,找出记忆的相关规律。课内的字词意思掌握是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作最基本的准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15046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