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有哪些情感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着临别之时,赋诗赠予亲友的文化传统。诸多的送别诗,不仅仅反映了文人与亲友之间良好的社会交际关系,更是诗人们内心才情智慧与深情厚谊的外化。自《诗经》起,人们便开始创作表达送别诗,至盛唐,送别诗创作达到了空前繁荣,创作送别诗的传统不断延续,使得这一题材的诗作渐渐具有了鲜明的特色,而其中所蕴涵的深切情感,更发彰显出极强的生命力与丰富的文化内蕴。下面是送别诗有哪些情感,欢迎参考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一个诗的国度,文人们缘事而发,寄情于诗中。而中国古代送别诗的创作,其数量之多,水平之高,皆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境界。“悲莫悲兮生别离”、“多情自古伤离别”,对于别离的感伤,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无分古今中外,都能引发人们心中深深地共鸣。曹道衡在《江淹及其作品》中谈及江淹的《别赋》时,阐述了其对离愁别绪情感的发生原因的理解:“古代的交通极端不便利,长途旅行,往往穷年累月,而且由于交通工具落后,再加上封建时代的治安很少保障,旅途常常有危险,因此,在古人心中,几百里,一千里就是极大的距离了。从自然条件来说,古人的特别重视别离,也正是上述原因之故。当然,除了古代交通不便以外,社会的条件更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在封建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的。不论社会的和生产的斗争也总是以家庭或亲族为单位来进行。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和亲友,当然在一系列问题上失去支持而感到软弱无力。再加上在家长制的封建社会中家族观念也特别深,因此人们也总是愿意长期与亲族团聚在一起而不愿分开。”①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人们深深感觉到了生命短暂,离途遥远,聚少离多的人生境况具有跨越时空的共性,总能引发人们的深切感慨,在交通与通信极为不便的古代更加明显,有时离别之间,就是生与死的间隔。又正是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对于家庭纽带的重视,使得中华民族对离愁别绪有了更加强烈的触动。
而这种情感,催发了文人们吹响心中“别离的笙箫”,赋诗赠别亲友,抒发对亲友的嘱托以及自身的感慨,而随着送别诗这一题材的日渐成熟与丰富,送别诗更是表现出了情感的多样性,在蕴含着抒发惜别之情的共性之中,又充满了诗人们的个人情感色彩。元代人杨载对送别诗表达的深层情感的不同之处作出了分析,他在《诗法家数》中有云:“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如别征戍,则写死别,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喜别,而勉之忧国恤民,或诉己穷而望其荐拔,如杜公唯待吹嘘送上天之说是也。”②依据送别的对象、情境,缘事而发、由景而感,情感基调或低婉徘徊,或慷慨激昂,这些情感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展现了诗人们缤纷多彩的内心情感世界。
一、 感伤哀婉
学术界将送别诗的开端追溯到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认为其中《邶风燕燕》为送别诗的开山之作,诗句“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送别亲人时伤感的情绪,让人感同身受。而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对周围景物、人物行为的描写刻画出来的,诗句表现出委婉含蓄却又不失真切诚挚的风格,感人至深,一唱三叹,感伤之情层层叠叠铺开,让人深深品味,细细咀嚼,表现出一种感伤哀婉的情感特征。
(一) 亲人伤别
中华民族的亲情根脉,来自于上古时期的原始部族,这些部族以家族血缘、婚姻亲缘的强有力纽带将亲族成员紧密联系起来,而后随着城邦国家的逐步建立,居于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亲人之间的分别,总是能引发中华民族内心深刻的哀痛。
这种浓重的情感,在《诗经》中已有迹可循。《秦风渭阳》一诗,主要写了秦康公送别公子重耳的事迹。秦康公将公子重耳送至渭水之北,难分难舍、肝肠寸断,亲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诗中句子里得到很好地表现了:“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分别在即,千言万语无法尽说,唯有以礼物相赠寄托祝福,送别舅舅,又想起已逝的母亲,离别之痛愈发加深,读之令人不忍之情油然而生。
温暖的亲情,表现在送别诗中,娓娓道来,熨帖着离人的心,加深了中华民族亲缘情感的`血肉联系。
(二)友人痛离
朋友之义,长教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儒家传统中对人伦的重视,使得人们将友情放到了人生情感的重要地位上。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有时甚至不亚于亲情。有真挚情感的知音友人之间面临离别,总会伴随无限感伤。送别友人之时,文人们倾吐内心的恋恋不舍之情,将深情厚谊内化在送别诗中,一旦离别,就不知何日才能重逢,悲伤失落溢于字句之间。
这一类情调忧伤低回的送友人诗,在寄托伤别之情之外,又表达了对遭遇逆境友人的深切同情与担忧,以及感同身受的愤懑情感。例如宋之问的诗作《送别杜审言》,“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自然,明白晓畅。作者病中听闻友人被贬谪的消息,劳心嗟叹友人的不幸命运,虽不能相送,但“河桥”“江树”无不含情,代替作者远送友人。第三联用典,感慨个性傲然的友人在贬谪离途与人生旅途上和先贤屈原的相似。深以为世路坎坷,世道不公。而结尾借用龙泉剑北埋没的典故,惋惜友人的怀才不遇,但仍然安慰友人,充满温情,肯定了友人“龙泉剑”一般的才能。
表现送别友人时悲伤哀婉的送别诗,体现了送别时主要的情感基调,教人更加珍视友谊,慰藉着离人们伤痛的心灵,传递着人性的温暖。
二、 乐观明朗
随着送别诗的逐渐发展,送别诗所表达的情感境界也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表现送别时的悲伤,而是表现出一种乐观明朗的情感基调。这种阔大的气象,在唐代的送别诗中较为明显,这与开明外放的时代特征有关,盛世王朝,繁荣昌盛,人们心中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大无畏的豪壮气魄,敢于冒险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是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主要表现。时代精神涵养着文人的灵魂,表现在文人的作品之中。即使面对离别,也要坦然无畏,乐观的心胸在战胜悲伤中变得更加博大。 (一)激励劝勉亲友
送别之时,常常是无可奈何的。人生的种种难以预料、无法左右的境遇致使离别的发生。或是国家有难临危受命;或是仕途不顺遭到贬谪;或是迫于潦倒背井离乡;或是为求功名闯荡天下等。种种对于社会现状、人生境遇的无奈忧虑,与离别的伤感之情交织在一起,使送别诗总体以悲音为主旋律。然而心系离人安危的亲友,悲伤之余,总是希望离人能走出人生的低谷,奋发向上,开拓新的道路。因而在一些送别诗中,表现出了一种鼓舞人心的格调,昂扬向上,使得送别诗的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得到了提高。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著名诗作《别董大》就奏响了一篇发人振奋的乐曲。诗人的朋友著名琴师董庭兰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可谓在人生道路上充满了郁郁不得志的落魄,而此时,高适同样处于贫贱,二人同是人才,却同样沦落底层。诗人与董庭兰分离,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纭”的恶劣天气状况下仍要出行,可见生活的奔波与艰辛。天昏地暗,风雪交加,一片苍茫凄凉,这样的环境已让人生出寂寥之情,更何况又面临与好友的离别,更添惆怅。但是高适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表现其内心慷慨豁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莫要担心前边路途上没有知己,像您这样有才能的人总会为人所识。鼓励友人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对友人真诚的鼓励和劝勉,同时也是诗人自己身处逆境但永不言弃精神的写照。在这寒冷的风雪中令人心中涌起一缕缕暖融融的春意,给彼此以温暖。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ushiwen/shi/2649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