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折桂令九日》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元]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②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③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强整:勉强整理。③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

  (1)这首曲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作用。(4分)

  (3)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4分)

  (4)“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请简要分析。(4分)

  (5)、这首曲子中最能表达感情的是哪一句?让作者产生这一感情的原因是什么?(4分)

  (6)、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4分)

试题答案:

  (1)①对官场的厌倦之情。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③对生命衰老的悲伤之情。(三点,一点1分。只引用不概括,不得分)

  (2)①“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写的是繁华热闹的生活场景。②通过写繁华热闹的生活场景,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或后面的“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或前后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形成强烈对比,凸显诗人此时孤寂而思家的感情。 【指出写了什么内容1分(能答出“繁华热闹”意思即可。如果只解释诗句字面意思,没有指出是什么生活场景,不得分)。手法(对比、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1分;结合曲的内容分析2分。此答案只是就“对比(反衬)”这手法进行分析,若答“以乐景衬哀情”或“虚实结合”,分析有所不同】

  (3)(2分)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2分)“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2分)

  (4)(4分)“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或:对比,反衬)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诫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5)最能表达感情的是“倦客思家”。原因:①传统节日——重阳节引起作者思乡、思归之情。②南飞的大雁让作者触景生情,产生思归之情。③仕途坎坷失意,对仕途产生倦意,从而产生思归之情。④人年老.有落叶归根之意,产生思归之情。(语句1分,原因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原因表述与答案相近即可得分)

  (6)这三句作者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天际的斜阳与寒鸦营造了凄凉的氛围;又以“一抹”修饰“斜阳”,以“数点”修饰“寒鸦”,更增添景物冷落之感,在这凄凉与冷落之景中融入了作者厌倦官场、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写出表现手法1分,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亦可得分,对手法的具体分析1分,抒发情感2分)

  二

  (1)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曲也有“曲眼”,这首曲子的“曲眼”是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2)本曲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曲眼:“思”。一个“思”字贯串全曲,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今日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

  (2)最后三句反映出作者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用了化用典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注释]

  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中国人素有登高怀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故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③归雁横秋:南归的大雁在秋天的空中横排飞行。

  ④翠袖殷勤:指歌女殷勤劝酒。化用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句“彩袖殷勤捧玉钟”意。翠袖:此处借指女子或妓女。

  ⑤金杯错落:各自举起酒杯。金杯:黄金酒杯。错落:参差相杂,一说酒器名。

  ⑥玉手琵琶:谓歌女弹奏琵琶助兴。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52638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