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蜂注释及赏析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蜂注释及赏析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罗隐:(公元832909年)唐代诗人,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余杭(今浙江杭州)人。

  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指花团锦簇的地方。

  【译文】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两种解会似相龃龆,其实皆允。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普遍观念,蜂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德的象征,人们在读罗隐这诗的时候,自然更多地倾向于后一种解会了。可见,寓言的寓意并非一成不变,古老的寓言也会与日俱新。

  【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蜂注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1.《早春》注释及赏析

2.清明注释及赏析

3.声声慢全文注释及赏析

4.赠裴十四注释及赏析

5.李白《送友人》注释及赏析

6.《咏鹅》原文注释及赏析

7.天作的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8.夜雨寄北注释及赏析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26167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