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译文] 不像昔日那样,小楼旁冲着风雨不欢而散,谁知两人心中那无穷的幽恨?
[出自] 北宋 周邦彦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注释:
漠漠:迷蒙广远貌。
轻丝:细雨。
九街:也称九陌,四通八达的道路,指京师街巷。
金屋:华丽的房屋。汉武帝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见《汉武故事》。
冲雨:冒雨,淋雨。
译文1:
清早沉沉阴云下飘洒着如丝的细雨,楼阁伫立在淡淡的春色之中。柳丝花朵上浓重的雨珠好像是哭泣的泪水,街道上到处是泥泞不堪,门外被雨水打湿羽毛的燕子也难飞行。
如今晴丽明朗的太阳把房屋照得一片明亮,浓重的春色仿佛凝聚在鸟啼蝶舞的桃树中。不像昔日那样,小楼旁冲着风雨不欢而散,谁知两人心中那无穷的幽恨?
译文2:
当初离别之时:清早沉沉阴云下飘洒着如丝的细雨;楼阁伫立在淡淡的春色之中;柳丝上、花朵间,浓重的雨珠好像哭泣的泪水;街道上到处泥泞不堪;门外被雨水打湿羽毛的燕子也难振翅飞翔。
而今重逢之日:晴丽明朗的太阳把房屋照得一片明亮,浓浓的春色仿佛凝聚在鸟啼蝶舞的桃树中。不像昔日那样:我们在小桥上淋着雨依依惜别,离别之恨铭刻在你我心中。
赏析:
此词作于元祐八年以前作者流寓荆州时。词中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我交融,上片情春怨别,情牵旧事,下片歌唱明媚的春光,抒发重聚的欢娱。全词于艳情中寄身世遭遇之慨,感情极为浓烈深挚。
这首令词写两个故事,中间只用“而今丽日明金屋”一句话中“而今”二字联系起来,使前后两个故事—亦即两种境界形成鲜明对照,进而重温第一个故事,产生无穷韵味。
上片所写乍看好像是记眼前之事,实则完全是追忆过去,追忆以前的恋爱故事。“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这是当时的活动环境:在一个逼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在春天,但春天的景色并不浓艳,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三句说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这是门外所见景色。“泣”与“啼”,使客观物景染上主观情感色彩,“迟”,也是一种主观设想。门外所见这般景色,对门内主人公之会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此时,故事尚未说完。故事的要点还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说出来,那就是:两人在如此难堪的情况下会晤,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小楼”应接“楼阁”,那是两人会晤的处所,“雨”照应上片的“泣”、“啼”、“重”、“迟”,点明当时,两人就是冲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而且点明,因为怀恨而别,在他们眼中,门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也才那么艰难地飞行。这是第一个故事。
下片由“而今”二字转说当前,这是第二个故事,说他们现在已正式同居:金屋藏娇。但这个故事只用十个字来记述:“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这十个字,既正面说现在的故事,谓风和日丽,桃花明艳,他们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在一起;同时,这十个字,又兼作比较之用,由眼前的景象联想以前,并进行一番比较。“不似当时”,这是比较的结果,指出眼前无忧无虑在一起反倒不如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怀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得意味深长。
弄清楚前后两个故事的关系,了解其曲折的过程,对于词作所创造的意境,也就能有具体感受。这首词用笔很经济,但所造景象却耐人深思。仿佛山水画中的人物:一顶箬笠底下两撇胡子,就算一个渔翁;在艺术的想象力上未受训练的,是看不出所以然的。这是周邦彦艺术创造的成功之处。(吴世昌)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1441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