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前言】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和诗。首联突出“早朝”写时间飞快和宫里景色醉人;颔联写朝见时的仪仗和宫殿中的自然景观及气氛;颈联写贾至的儒雅风流和备受君主恩宠;尾联用典称颂其家世的文采和父子两代执掌朝廷起草诏命职务的荣耀。这首诗艺术上格法严谨,脉胳分明,深得和诗之体,体现了杜甫诗歌“清词丽句”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挺拔之姿和雄健之气。
【注释】
⑴和:即和诗,是用来和答他人诗作的诗,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词。可和韵,可不和韵。舍人:即中书舍人,时贾至任此职。大明宫:宫殿名,在长安禁苑南。
⑵五夜:指夜晚的五更天。漏声:漏壶滴水的声音。箭:漏箭。放在漏壶中带有刻度的杆状物体,用于计量。
⑶九重:帝王住的宫禁之地。
⑷旌旗:旗帜的总称。龙蛇:指旗帜上绣有龙蛇图案。动:舞动。
⑸风微:微风轻拂。
⑹香烟:焚香所生的烟雾。
⑺珠玉:珠和玉,常比喻优美珍贵之物。
⑻世掌丝纶:指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
⑼池:指凤凰池。有凤毛:形容得到了父亲优良的遗传。
【翻译】
滴漏中的竹箭指向五更,皇宫里的桃子在春色中泛着醉酒般的颜色。朝阳升起来印在旌旗上,旗帜被风鼓动,上面有龙蛇图案,看起来像是要腾飞而起,大殿上风微微的,在这微风里燕雀倒是飞得很高,盘旋于金顶之上。贾舍人带着两袖香气下了早朝,珠玉一般的《早朝大明宫》就是他一挥而就的。要说这一朝两代中书舍人同出一家的佳话,指得不就是贾至和他的父亲么。
【鉴赏】
即按照作者原来的题材或者体裁来写一首诗,以示自己的意见,韵脚可以相同也可以完全用别的。杜甫这首诗是和中书舍人贾至的《早朝大明宫》之作。
这里首先解释诗里用到的典故的意思吧。丝纶美:因为贾家父子历任两朝的中书舍人,后有一日贾至供职的肃宗对贾至说,“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谓继美矣……”主要意思是赞扬贾至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并能做出像父亲一样的政绩,实在是朝廷里的一段佳话。“池上于今有凤毛”里的凤毛并非简单的凤毛麟角的凤毛,也不时简单说贾至的才华出众,在一班大臣里很少见。而是用了一个典故:南北朝到了南朝时有谢凤和谢超宗父子,他们文章风格和成就都很出众,于是梁武帝就称赞他们说,“超宗殊有凤毛”。意思是想说谢超宗终归继承了父亲谢凤特有的风格和才华。
理解了诗里用的典故读这首诗就容易多了。诗是分为两部分。前两句为应和,即基本描绘同贾至的诗一样的场面;后两句为褒扬,说贾至和其父亲的成就辉煌,得到了皇帝的赞扬。与杜甫多数传下来的作品不一样,这首诗里讽刺和揭露的成份不多,几乎不见痕迹,倒是多了些歌功颂德。也许这样可以理解为诗人是在用鹦鹉学舌的方法讥笑贾至,但杜甫毕竟也是那个时代的文人,歌颂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未必就没有可能。
杜甫的这首诗里带出了几分山野的情趣,以及对历史透彻的理解,光是意境就比贾至的高远。这首诗少了一般诗人写宫廷生活所会有的呆板,多了些灵气,而又不减少场面的宏大气势,杜甫比起贾至来绰绰有余。思想决定文章的外在,再如何隐藏,字里行间的精神是很难不露端倪的。贾至是世家出身又较为一帆风顺的人,杜甫则才华横溢饱经风霜,这两种人写出来的文章当然不一样。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12406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