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掌握了扎实的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我印象深刻的几点:
一、在情境中感悟加法含义。
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当学生能看着图说出图的意思后,帮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整个新课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情境,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手势演示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5以内的加法》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学过,有基础,如何在“孩子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叶澜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这节课中学生既感悟到了加法的含义,又产生用加法计算的需求。给我的感觉是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
二、加强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找出不同的方法,尽最大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5以内的加法计算的基础是认识了数和数的合成,5以内的'加法计算又是以后学习加、减法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急于将最优化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而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找找不同的方法,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宽了思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最后得出2和3合成5,所以3+2=5。解决问题的时候,又让学生利用刚刚学的加法,充分体验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在游戏中拓展、深化。
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田 老师设计了算一算、画一画、说一说和送信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既注重实效,又对练习的层次作了科学的安排,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当课堂上出现不是自己预设的情况,教师有教学机智,随机应变的能力。
2、认真做好教材解读,准确把握学生,树立良好的目标意识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首要条件。做到正确解读教材,是教师练内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功夫在诗外”。我们要尽量做到三读三解,一读一解教材蓝本,作自主思考探索;再读再解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作深一层的辅助学习与思考;三读三解课程标准和教学理论,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以学定教,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更要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成状态,解读学生的意图,临场修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从备课到上课,设计和施教都要有良好的目标意识,目标制定切忌急功近利,好大求全。目标要细化、具体化。教学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要在长远规划目标的前提下,脚踏实地实现近期目标。
3、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实现有效课堂的有力保障。数学教学首先是一种教育,小学生需要更多的养成教育。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生成,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地渗透数学学习习惯的教育。观察习惯,思考习惯,乃至心算习惯,草稿习惯等等,不是一两堂课或一两段时间学生就会养成的,不厌其烦的引导,长期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和学生的身体成长融合为一体,成长为学生良好的素质。先“想——说——做”再在教师引导,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想——说——做”,这就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5以内的加法》评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xinwengao/18100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