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你们好!上星期五,王慧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新手亮相课——《8的乘法口诀》。下面,我就《8的乘法口诀》一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效果说一说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1、从教材和学生情况看这节课
《8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1-7的乘法口诀,理解并掌握了乘法口诀的一般推导方法的基础上出现的。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并不抽象,比较容易理解。有些学生甚至已经会背8的乘法口诀了。鉴于这种情况,是“让学生装作不知道,一切从0开始”还是“既然学生已经会了,我们就别教了?”其实,从王老师前面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已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原始的、粗浅的、局部、零散的,并不了解口诀的结构、特点、与乘法的联系。王老师在这方面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到位的。她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是一次性出示8列队伍的主题图让学生找信息的,这对于二年级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放得过快、过大了,后来王老师经过修改,先出示一列8个,让学生先数一数,再出示第二列8个又让学生数一数,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动手动口数出1个8、2个8,加深对图中“每列8个”这一信息的.印象,紧接着把8列队伍同时出示,让学生数出有几个8列,并运用圈一圈的方法为学生验证图中“共有8列”。王老师灵活改变了主题图的呈现方式,变静为动,分层出示,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为中下生学习新知轻轻的扶了一把。如果,在练习部分能利用课本第2题看图列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并有效巩固了8的乘法口诀与乘法意义的联系:先让学生数出1盒杯子有几个?圈出一共有几盒?问学生就是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什么口诀完成计算?
2、从教师的教学手段看这节课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依照低年级儿童的认识规律及思维特点和启发性的教学原则,王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感知操作、讨论尝试等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探索新知,帮助学生逐步悟出8的乘法口诀的由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顺利地掌握口诀的编制过程,并十分注重学生对口诀的记忆。王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而不是受之以鱼。
不过,一节课中,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有所为,有所不为”,例如引导学生观察8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规律时,无需为学生作一一解释这些口诀所隐藏的规律,因为我们去发现这些规律无非让学生知道口诀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通过规律熟记口诀,我们老师要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课堂的核心问题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投入知识的发现、理解掌握运用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互相检查、交流记口诀的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在情景创设方面,王老师这次加入了小狗跳,目的通过可爱的小动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理解1个8是几?2个8是几?3个8是几?........更让学生通过数轴理解小狗每多跳一步就是增加一个8,后面的计算可以在前面的基础上加8就可以得到。这里,我有个小提议,既然老师描述说:可爱的小狗蹦蹦跳跳的来了,为什么就不让它跳一跳呢?而且老师可以在小狗跳的第一格上标出8个刻度线,当小狗跳过了第一格,问“小狗跳一格是多少?”“那跳两格呢?”“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几个几是多少?”同时让学生一一对应列乘法算式,这样学生对于乘法计算和乘法口诀的理解就水道渠成了。
3、从数学教学新手看这节课
也许,在许多前辈老师的眼中,王老师的这节课并不完美,她的语调干脆利落,但缺少了一些童趣诙谐;她环环紧抓,小心翼翼扶着学生走,但忘记了摔跤的孩子更容易长大。然而,作为一名数学新手的她却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从接受讲课任务到课堂展示,她前后修改了5次教学设计,每次都虚心请教,认真改进,我希望,也相信凭着她对数学的认真热诚和在座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王老师很快会成为我们队伍中很棒的一员。
【8的乘法口诀的评课稿】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xinwengao/1786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