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能量》是苏教版科学六年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中的第一课。顾老师为五年级的同学上了这堂课。
“能量”是一个抽象的物质,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也就是说,它“附着”在别的物质身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得以表现。对于这个抽象的看不见的物质,怎样才能让它被学生感知并接受和理解呢?
首先,导入设计巧妙:顾老师通过一组幻灯片和一首与之相匹配的诗,将学生身边发生过的或学生知晓的事件、场景、情景一一呈现出来,然后逐一启发观察、描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点——“动”。“动”就是在工作,在运动。为什么会运动?因为能量。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就引出了今天学习的关键词——“能量”。这个导入设计,再配合课本上的一段对能量的描述,让学生初步感知、体会了能量是怎样一回事。
在导入上,我有个建议:在出示画面的时候,不妨配合一些表现“动”的动作,比如风筝的“飞”、热气球的“升”、足球的“滚”、龙卷风的“旋转”及小木屋的“翻倒”、汽车的“飞驰”。然后启示回答分别是什么让它们“动”的。这样,应该会更顺利更直接地达到引入“能量”的目的,从而节省导入部分所花的时间。
其次,从能量的概念到能量的种类,顾老师将它过渡得自然得体。顾老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种不同的能量: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等,还利用近阶段日本因地震海啸引起的核辐射这一新闻热点事件引导学生知道“核能”这一能量名,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出“各种各样的能量”。
在引入“各种各样的能量”这一部分。我有个设想,不知是否恰当。课本第52页上有句话“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我觉得可以从这句话中的“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这些词来引导学生说一说所知道的生活中不同的能量。这个设想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将“能量”与“动”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化“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这个概念。
最后,顾老师设计了发射火箭的实验,让学生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使学生切身体验能量的存在和其表现形式,揭秘能量的大小与运动的关系。顾老师对实验的规范和要求讲得很细致,这对学生良好的探究实验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随即开展两人一小组的实验。实验的结果是让学生从数据中发现一个现象:随着皮筋拉得越长,火箭升得越高。再从这一现象中得到一个结论:皮筋拉得越长,产生的能量越大;能量越大,物体的运动越快。
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将各自测得的数据汇报,教师在黑板上列表呈现一些小组的数据,再让学生从所列数据组中发现并总结出规律,将会令这次探究实验活动更圆满。
总之,顾老师的课层次分明,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目的明确。授课,顾老师注重从学生生活出发启发学生、归纳知识和学生实验的规范,体现了她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的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xinwengao/1210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