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镇某个村校举行了六年级数学研究课,由于是我主持的,所以从一开始上课到评课结束,我都没闲过。
执教的是一位男中年教师,教学内容是第十一册的《比的化简》,教学内容看起来是比较简单,也很少,但操作起来就觉得很吃力。因为,授课的班级都是中下水平的学生,所谓的尖子生都被镇的寄宿班抽到中心小学去就读了。
教师并没有因为欠缺高能的学生而觉得慌张,像平常一样显得很轻松,课堂结构从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学生小结——巩固练习——拓展练习——学生总结——作业布置,各个教学环节都很紧凑,教师语言简练,过渡非常自然流畅。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更是学得主动。凸显了男老师的理性、沉着与冷静。
边远山区的农村小学,条件的限制,没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却有一块块小黑板,既能书写练习题,又能展示出比的化简方法,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书写的时间。当然,在城市里不会再使用种落后的教学工具,但在这所小学里,充分利用小黑板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除了小黑板,教师还使用一些彩色纸条,打印上有关的概念、方法,恰当地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视觉清晰,记忆牢固。
需要提出不成熟的意见:
探究一:没有学生互动学习这一环节,要体现学生合作学习,就必须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动手操作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可能学生得到的收获会更多,对新知记忆更牢固。
探究二:教师在学生小结(学生总结)这两个环节没有耐心,给予学生的思维空间太窄小,学生还没有把答案总结出来,教师就急于让学生回答。这样可能是事倍功半。
探究三: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多媒体,但可以使用幻灯片,新鲜的事物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能把学生开小差的心转移到学习上,这样可能效果显著。
以上只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请各位领导、教师多指点。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xinwengao/1202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