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国人寿某县公司分管个险副经理述职报告
尊敬的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
昂扬奋进的2011即将在2012开门红的战鼓声中闪耀落幕。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公司党委、总经理室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公司核心指导精神,紧扣经营主题,在班子成员的团结奋斗下,机关同志和团队伙伴的热情支持下,我分管的XX公司个险业务发展、队伍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下面就一年来做的主要工作做简要总结,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业务、队伍发展基本情况。
业务发展情况:截至12月6日,XX公司个险渠道共实现保费 收入6000万元。其中,个险期交新单保费1300万元, 5-9年期业务完成量220万,10年期以上业务完成量800万,个险渠道短险完成140万,续收保费5000万;其中十年期以上业务发展同比增长36.55%,十年期以下业务283.54万元,同比下降26.91%,结构调整有效推进,业务创费力提升;但新单保费总体呈同比降低趋势,因此在结构调整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大十年期业务发展速度,以赢得长期业务市场竞争。
队伍发展情况:在制度经营主题下,在基本法管理下,截至11月底,个险队伍架构人力377人,队伍结构为处经理1人,高级组经理2人,资深组经理4人,组经理14人,业务主任117人,考降业务主任203人,业务员36人,全年有效增员57人;队伍月均举绩145人,月人均佣金515元,主管月人均管佣1426元;
营销小组架构较少,管理、辅导力量不足,导致考降人员较多,月人均收入不足千元,这正是我们正在努力改善的重点工作。
二、管理工作内容汇报
“狠抓队伍管理不放松,全力打造业务发展生力军”。队伍管理工作是个险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赵总多次强调指出:抓队伍就是抓业务。我们团队基础薄弱,经过2010年一年的基础建设强化工作后,较之以前有所改善,但相对兄弟公司来讲,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工作中抓了以下几点:
一是坚定不移努力抓好晨会出勤率,结合基本法考核,公司出台了一些列对主管、骨干力量和业务人员的出勤管理制度,在强化主管思想教育和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双重管理下,晨会出勤情况逐渐好转,举绩率也逐步提高。
二是在新基本法开始执行后,队伍经历严格考核的表现出准备不足,不能适应的情况比较严重,考降人员急剧增加,主管掉级现象层出,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状况,当时感到有千斤压力,面对现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大下团队频次,深入一线和业务员面对面交谈,宣讲基本法,疏通人员思想,鼓励伙伴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适应新基本法考核;一方面对主管层级强化新基本法培训和辅导能力提升培训,通过抓主管促全员,强化主管核心作用,分解管理压力,鼓舞全员士气,努力向专业化销售转型。另外对市公司下达的各类与基本法考核相关的文件、预警通知等内容及时传达不过夜,通过墙报张贴、晨会晋升表彰、考降提示、飞信传报、重点对象电话沟通、主管考核专题会、考降人员座谈等多种形式,传达考核信息,营造新基本法贯彻落实氛围,激励人员发展意愿。
三是亲情管理。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同业务员交流。任何时候都以一个兄弟般的身份和亲情对待业务员,最广泛地向他们传承公司的文化、观念和发展前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这一切也在队伍管理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是抓好三支队伍,即组训讲师队伍、主管队伍、精英队伍,整合人力资源,发挥最大人力优势,为队伍、业务发展鼓劲加油。
五是正确引导业务员展业行为,不断宣导展业行为操守和违规违纪处罚办法;在发展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从业习惯,防范经营风险发生,促进队伍健康发展。
六是创新行销方式,改良产品说明会。今年一季度,市公司审时度势,开拓思路,在全市特别是市区统一运作产品说明会,对我有很大启发,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对产品说明会进行统一步署,统一包装,统一流程,统一安排,对主持人、专家、场地布臵、奖品设臵、会议流程、礼仪服务和后勤保障进行重新设计包装,运作2场大型说明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今年全县共举办公司集中产品说明会、客户联谊会、客户恳谈会共16场,邀请准客户724人,场均签单7.3万元。各部站也召开各种类型的通俗说明会,保险知识宣传座谈会等,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伙伴的展业意愿也得到激发。
经过市场洗礼和公司开展的各类学习活动,我个人深刻的认识
到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力,尽管在工作中自己感觉很努力,但是仍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开门红的战鼓声中,我下定决心,在下一步工作中,以提高业务人员收入,提高主管管佣为核心,以增员工作为重点,不断拓宽说明会开展思路,夯实团队发展基础,占据保险市场,我个人也要不断适应公司工作要求,以一个好员工的标准时刻约束和完善自己,勇担公司发展责任,以作为国寿人的荣誉感不断鞭策激励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和公司同呼吸共命运,向着光辉灿烂的明天急行军!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shuzhibaogao/512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