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书信的进化史
书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古时交通不便的时候,使得远隔千山万水的亲友互通消息,因此自古以来信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什么是信及信的写法
古代书信九种称谓
一般书信写作格式及范文
诗圣杜甫因安史之乱而身陷长安,写下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表明了书信的重要。
由于书信使用的普通性,甚至出现了一种专门实用格式。另外书信也常常赋予生活以美的情趣。
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上面诗中的尺素书就是指书信,原来 古人的书信,常用白绢来写,长约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所以书信又称“尺素书”;诗中“鲤鱼”是什么呢?难道 古人写信,真如诗中所云把“尺素书”放入鱼肚之中吗?不是,他们常常把写成书信的白绢结成两条成双成对的鲤鱼,以代替信封,既可避免信的内容显露,也表示吉祥之意,更便于传递。
在另一首古乐府诗可以证实 这一点:“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
呵呵,“鲤鱼”原来是书信的代称。在唐朝刘禹锡诗书:“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就是这个意思。
书信还被称为“鸿雁”,是怎么回事呢?这来自于 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有了“鸿雁”的称呼。
后来,书信还被称为“鱼雁”,这来自于元朝诗人的诗句“波流云散碧天空,鱼雁沉沉信不通”。
在纸发明之前,古人除了用绢、布写信外,还把信写在竹、木片上。因为竹片称为“简”,木片称为“札”或“牍”,所以书信又称“书简”、“书札”、“书牍”、“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因而书信亦称:“尺牍”、“尺牒”、“尺书”。
例如,白居易:“白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岑参诗:“相思难见面,时展尺书看。”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信的代称。
晏殊《蝶恋花》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中的“彩笺”、“尺素”,均指书信而言。
此外,寄信要封起来,称为“缄”,封套叫“函”,信又是装在套子中然后封起来的,所以信与函又可通称为信函。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shuxin/19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