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今天教育工作会议的机会,对如何做好教育工作讲五个问题,供同志们在研究工作时有所启迪、有所借鉴。
一、教育的战略重点及体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高度重视教育。在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特别是自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来,无论是帝王、达官贵人、社会名流,还是普通老百姓甚至是穷人都重视教育,都以家里出一个教育人才、出一个举子,引以为光宗耀祖,引以为自豪。这就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支撑了中国2000多年的综合国力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闻名于世,追根溯源,就是得益于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到了20世纪,在动荡的战争年代,甚至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教育都一直倍受重视,西南联大就是一个例证,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动荡以及新中国近20年政治上的颠簸以后,国家又重新认识到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但是,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我认为,没有超过中国古代取得的成绩。翻开古籍经籍看看,今天推行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方式改革,实际上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就已经提倡。教学方式方面,孔子的教学方式就是一问一答,他的作品、著作都是以对话方式留传至今;教育理念方面,封建社会就把一个国家对人才、对教育的理解与国家建设的理念合二为一。孔子在《中庸》中的一句话:“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日: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入也,怀诸侯也。”说的是治理国家的九种方法是以修身为基础,以尊贤为核心。即治理国家,要从要求每个个体要进行自身人格、素质、能力的提升和完善,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怎样重视人才、怎样尊重人才,然后到家庭和睦、关心大臣、吸纳大量能工巧匠技术人才建设国家等方面进行。还有,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在1400多年前,隋朝就已经把教育纳入到国家建设中,通过考试来选拔各种人才,而实行科举制度的基础取决于完善的教育体制。由此可见,教育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对一个民族的兴衰所起的基础性作用,2000多年来在中国就已经形成共识。
因此,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仅仅从理论上、政策上认知和阐述还远远不够,而是最终要落实到对教育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教育具体问题的行动上,认认真真解决好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困难,真正推进教育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教育工作提上专题议事日程,在时间、精力,政策、资金上实行倾斜,把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工作,抓好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在任职期间,对教育、对学校的关注程度要细化,要系统的研究教育工作,实行盘点,对取得的成绩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面临的困难要有足够的认识。
二、已有的成效与面临的困难
近几年,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关心、支持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县教育工作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全民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氛围已经形成。全县早在1999午就实现了“普九”,教育教学设施、教育资源已经为全县37万人所共有。二是基础教育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办学体系和办学评价体制、体系。三是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看好。一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呈结构性的,如果过分的把某一个层次的人才集中到一个相对的空间,就必然导致这个空间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劳动生产力的降低;曾几何时,国家在人才选择上的盲目性,更多地强调了学历文凭,把考取高校多少作为衡量学校成绩的主要指标,忽视了人的技能、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步发展,一个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回归到了一个科学的格局上,对人才的认识,开始理性化,不再盲目地追求高学历、高文凭。据我所知,目前发达地区,职中、职校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近几年,我县职中走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的模式,已向发达地区输送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一是我县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非常“脆弱”。还有28600多平方米的危房需要改造,校点布局不合理,农村还有很多的单师校点,县城新城区还没有小学校点的规划等。二是“三制”改革的推进力度不大。校长公选制、教师聘任制、绩效分配制的改革还不完善,比如,校长公选了,管理办法也出台了,但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今后,县教育局要对公选校长进行认真考核,各项考核规定要落到实处,对考核不合格的要勒令辞职,校长要按照管理办法履行好职责。三是中考、高考参考率还很低,还有大量的学生被抛向社会。我县每年有近600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但中考参考率仅50%多一点,升入高中的也就1700人,除了读中专、技校外,仍然还有30%的人,读完初中就走向社会了。四是缺乏名师名校。一所名校是以名校长、名教师和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所构成。我县教师学科带头人还更多地停留在县级水平上,教师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24名公选校长,无论是教育理念、管理水平,还是自身学识修养,也没有在全州出名的;尽管今年高考有6名学生获了“红烟桃李奖”,但是,考分最高的学生也只能上中国人民大学,没有出北大生、清华生。
三、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
搞清楚政府该做什么,职能部门该管什么,学校又该管什么,就是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的关系。讲问题、看问题,特别是研究工作不能同等看待,宏观的问题要宏观研究,宏观问题要有前瞻性、基础性、指导性,而微观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政府要从全县教育如何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研究教育工作,校长要从微观角度找准自己的位置,认真履职,解决具体问题,狠抓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建设,核心是教风建设,教风的关键在于校长的作风,因此,公选校长要在学校管理上多投入精力。
四、全面推进与重点发展
教育要全面发展、学校要全面推进都要靠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但资源是有限的,只能重点推进一部分窗口武学校、示范学校,逐步带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全面推进。县教育局要认真研究全县名师名校品牌打造问题,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选择几所重点发展的学校,实行梯度推进;要重点选择部分小学作为示范学校,把办学校与建学校结合起来,对示范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发展、资源有效组合进行认真的调研;要根据泸西整个教育资源和生源情况来选择,重点发展2所高中、2所初中和2—3所示范小学,形成互相竞争的格局;要在全县形成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名校的局面。
高中和幼儿园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竞争性教育,要走向市场、推向市场。高中教育要在考虑考取的贫困学生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在总量上扩大招生规模;要在计划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中,认真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招生指标;要给学校有一定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空间,计划外招生的收费标 准要按有关规定执行。幼儿教育,要根据家长的意愿,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多元化发展。
在学校建设方面,泸源中学和泸西一中作为全县教育发展的重点,是突破高中教育的突破口,要同步推进,但不能不切合实际地同指标对等,要区别对待。泸源中学要探索学校发展的理念,抓好学校“三风”建设,建立整套管理办法、治理措施,稳步推进教育工作,硬件方面要加大投入,软件方面要注重教师的成长以及管理模式的形成和管理理念的提升。泸西一中的重点要摆在骨干教师建设、学科带头人建设、名牌学校建设上;要建立一整套教学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既要搞教学也要搞科研,形成教学、科研互动发展;要在办学质量提高、教学成效显著的前提下着力打造名师、名校品牌。
五、正确处理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的基础,通过改革来推动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改革成效的好坏影响到发展稳定大局,因此,要把握住改革的力度,处理好改革、发展、和谐的问题。教育综合改革既要有一定的力度,也不能造成不稳定的因素而影响发展。一方面,要认真落实校长公选制、教师聘任制、绩效分配制各项管理措施;另一方面,要考虑改革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的综合承受能力。
县教育局要认真研究,周密制定方案,妥善处理好落选校长及落聘教师的安置问题。在教师聘任制、绩效分配制的改革中,公选校长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与承受的程度,在制度设计上,既要确定适当数量的人员待岗或下岗,又要让待岗或下岗的人员有机会重新上岗。改革的目的要发展,而发展就是以和谐为基本保障,因此,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和谐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huiyijianghua/918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