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学期教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实用】学期教师工作总结汇总9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期教师工作总结9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期教师工作总结 篇1

  一、确实基础。

  1、早下手,抓反复。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况且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各科学业难度逐渐加深,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年级越初就越难在语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学生初一刚入学时就抓紧其语文的学习。

  初一刚开学,我们就分发了一套文学、文化常识和古诗词名句名篇摘录的材料,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背诵。为了克服遗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每学期开学摸底测验的必考内容,让学生在反复不断的复习中加强记忆。

  在文言文语法知识上,我们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学策略。即在初一一开始就让学生彻底弄清楚文言语法规则,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就让学生自己归纳文中的各种语法现象,这样做虽然在一开始占用了较多课时,但几篇课文下来老师就再不必进行文言语法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便有了较快的初始速度,为后来的大量阅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用足教材,以“本”为本。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非常重视利用教材,按照H版教材的体例,有步骤有计划地提初学生的能力。

  六册书的课内文言文我们几乎全部上过,总体上采取先慢后快、重点篇目慢非重点篇目快的原则,有变化有侧重地实施教学。

  3、分步前进,学写作文。

  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没有一蹴而就,而是从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开始,逐步训练论点型议论文、论题型议论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让学生先列并列式、层进式结构提纲,再连缀成文。每一作文都认真批改,详细讲评,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来。

二、广泛拓展

  1、印发课文相关资料,如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同一题材或体裁的不同作品等,引导学生课外自读。

  2、坚持以剪报的形式扩大学生阅读量,把握时代脉搏。

  3、坚持写随笔,抽时间做评讲,优秀作文印发给全年级。

三、最后冲刺

  1、初三第一学期,我们没有急于进入复习,课堂时间全部用来上新课,家庭作业以复习前四册书的内容为主,然后分四次进行测试,检查复习效果,不合格者单独辅导。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做到了人人过关。

  2、专项复习。包括文言虚词、实词,古文化常识,诗词鉴赏等,每项复习结束都有自编(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配套试卷加以检测巩固。

  在作文方面,抽出课堂时间写限时作文,提初学生临场作文能力。根据各班不同情况,从审题、结构、材料、语言等方面专项突破。

  3、时事话题讨论。近年来的初考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辩能力,为此我们常常将报刊中的社会讨论热点拿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并让学生在讨论后整理成文。初三阶段我们先后讨论了“上海城市精神”、“十八岁了,还该不该由父母负担生活”、“科学家和明星”、“新时代下雷锋精神”、“非典带来的思考”等等。这种讨论看似与应试无关,占用了不少课堂时间,实则大大提初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本来程度较好的班级效果尤佳。

  4、适度训练综合性试卷。为避免重复操练,我们对众多综合性试卷作了挑选,选择难度不同的试卷,全年级统一测试,重在训练考生考试的感觉。

四、多说两句

  应该指出的是,20__届徐汇中学的语文初考取得较好成绩,除了以上这些具体做法以外,也和整个年级组乃至整所学校的良好风气分不开,正是因为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使得我们这些智商并不见得初的同学在初考中取得了较初的成绩。

  而之所以能够摸索出这样一条道路并坚持走下来,则要归功于我们团结一致的备课组。三年来,我们一直步调一致,不仅进度相同,而且分工协作,资源共享。老带新,新促老,在统一的教学方案下,各具特色地开展各班的教学,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初。

  我们的老师不计名利,兢兢业业,认真塌实,任劳任怨。不仅解答学生的质疑,而且常常与学生谈心,进行心理疏导。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把对老师的感情转移到学科学习上来,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我们的做法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各个学校又有很大区别,我们真诚希望能得到同仁们的不吝指正,也希望这些做法中能有一两点对大家有所启发。

学期教师工作总结 篇2

  一、有耕耘就有收获

  我现在所担任的三年级二班是一群聪明活泼的孩子,在这个班里我还发现很多奇怪的现象:有几个孩子不听老师讲课、不做作业,可每次考试都能得九十多分;老师平时讲课他乱做小动作,不遵守纪律,可你讲恐龙、陨石全班鸦雀无声;你讲课他不理睬你,你要提起课外知识,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甚至对你讲的内容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这个班级也非常特殊,全班有35个人,而男生就有23个。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都知道男孩子比女孩更要难教育、难管理。记得他们在一年级时,常常因为上一节课而把嗓子喊哑,那一年里常常勉强用金嗓子喉宝维持,强迫自己坚持上课。那时起,咽喉炎也就成了我的“养身病”,至今只要劳累了就嗓子沙哑。辛勤地劳作,艰辛地付出,加上严重的睡眠不足,我的健康严重受损,肩肘炎、颈椎病接踵而来。有时身体疲乏了,肩膀痛了就用手自己捶一捶。一次,我正在班里批改作业又觉得肩膀痛了,便随手捶了几下,这个小举动被我身旁的王紫薇同学看到了,她轻轻地说:“老师,我帮你捶捶背吧。”我惊喜地说:“你会吗?”她说:“我经常在家帮爸爸妈妈捶背,他们经常夸我捶的舒服呢!”说完,她的小拳头就在我的肩膀上捶起来。

  当使我感动得差点流出了眼泪,谁说付出得不到回报,我不就得到了吗?从那以后,当你路过我们的教室时,你偶尔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老师在那里伏案批改作业,几个可爱的小学生围着老师用小锤头帮老师捶背。天道酬勤,在我的辛勤努力下,我所教的班级成绩在全镇一直名列前茅。

 二、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我班有位叫刘洪瑞的学生,基础不算差,智力也不错,但由于种种原因,使他养成了懒惰的坏毛病。经常不完成作业,做事拖拖拉拉,每天最后一个到校,使得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基于以上情况,我也没有象以前那样对他冷嘲热讽,而是处处挖掘它的优点,给他创造找回自信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发现,他在朗读方面很有天赋,我就把班里仅有的一次国旗下讲话的机会,给了他。

  我帮他准备好材料,给他一星期的准备时间。他对这次机会也非常重视,国旗下讲话的那一天,他的举止让我很震惊:那天,我还没有踏进教室,就问:“刘洪瑞,来了吗?”同学们就喊:“老师,刘洪瑞早就来了。”这时,他低着头,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当时我的眼前一亮,今天他穿的衣服格外干净,脸上虽然还有因他平时用指甲挠破而结的疤,但洗得白白的,红领巾整整齐齐的系在胸前。他抬起头胆怯的看了我一眼,然后把头又埋在胸前。我急忙走过去抚摸着他的头说:“洪瑞,今天真精神,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做得很好。加油啊!”洪瑞同学,在国旗下讲话时非常的沉着,台下的老师都说,这个孩子语速慢了点但心理素质很好,音色很好听。

  读得不错。这以后,洪瑞同学,在课堂上,敢举手读课文了,学习有了一点起色。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又退步了,这时我及时找他的妈妈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希望他对自己的儿子严格要求,配合学校的教育;另一方面希望家长对这个孩子倾注爱心,对其生活上照顾,利用休息日帮其补习掉下来的功课。经常与其促膝谈心,带她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游玩,多与小朋友玩耍,使他明白他也是家里不可缺少的成员,爸爸、妈妈都很爱他。在上课时,他一有进步我就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让其在学习上有成功的体验。虽然采用多种策略,但长久的坏习惯使他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成绩起起落落。但我并没有灰心,而是用足够的耐心一再开导他,对他严格要求,用榜样的力量牵引他,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逐渐懂事了,成绩也慢慢的提高了,在这次考试中成绩又有了进步。

 三、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我们的孩子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喜恶,他们就像有不同习性的花草需要我们不同的照顾。有的孩子需要你多给他肥料、水分,有的则只要一点点水就足够了,多了它吸收不了。回顾以往的教学生活,我犯过许多的错误。曾经多么执著地追求让每个孩子都达到优秀的目标。曾经多么简单地认为教师只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多给他们教育的水分,多给他们知识的养料,他们就会长得高,长得壮。

  当我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看到个别学生紧锁的眉头时,当我提出问题后,看到学生无奈而委屈的眼神时,当总结试卷看到那些低垂的头时……,我困惑、我难以理解,已经讲得如此透彻还是不会,为什么?为什么?怒目圆瞪着一张张不知所措的脸。然而,自己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当自己焦头烂额的时候,学生往往也已疲惫万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十个手指头还不起呢,更何况人呢?

  学生的兴趣有区别,智力有差异,吸取知识的能力有大小,再好的知识养分,只要他们的吸收达到饱和就再也不可能融进一点儿。或许有的孩子能全部掌握所学的知识,甚至还不够,他们还会去补充更多的知识营养;或许有的孩子能把所学知识的百分之八十掌握好就已经是他的极限;或许个别孩子能掌握百分之六十、甚至五十就很不错了,因为他尽了全力。作为教师一定要看到这一点,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看到他们吸收知识之水的能力,只要他们达到自己的饱和度就够了,如果非要费尽力气地再想让其吸收更多,抑或把他们泡在知识的水中,那样会得不偿失。

  因此,在这里我这样劝诫自己,同时也想和大家分享:要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了解学生,要从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的规律出发,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要求和希望不要不切实际,只有把握好学生的真实高度,才能达到教育的真实高度。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405133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