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人员的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我们即将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一年,回望过去一年无论是思想境界,还是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是时候捋一捋这一年来的工作,好好做份总结了。那么什么样的年终总结是你的领导或者老板所期望看到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财务会计人员的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财务会计人员的年终工作总结1
一年多以来,在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经过财务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各项既定指标。我们全体财务人员严于律己,严格管理,在财务基础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参与经营决策,发挥支撑服务,加强财务检查及组织业务学习等方面做了许多踏实的工作,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
履行职务情况:
作为财务部主任的工作目的是组织公司财务人员认真贯策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组织做好日常财务核算、财务监督工作,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财务指标和工作任务。我的工作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制度,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2、组织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建立健全收入稽核制度,严禁收入跑、帽、滴、漏。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资产清查工作。管好货币资金和其他流动资产,检查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4、督办用户欠费、资产报损报批资料的整理工作,及时到有关部门办理待处理资产损失的审批手续。负责税务检查,各种审计协调工作。
5、对月报、季报、年报的真实合法性负责。
作为主任我是这样开展工作的:
1、加强了财务基础工作和精细化管理力度
信息是一个企业的神经,而这些信息来源的科学性就给财务的基础工作提出了挑战,尤其公司上市以后,税控监管部门及审计检查力度的加大,以及投资者对财务数据信息的敏感程度都要求我们在基础工作方面更加严谨,因此我们强化了基础工作,规范了会计核算,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财税法规,及时、准确填制各项财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合法。
2、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前瞻性财务规划力度
由于全面预算的编制是从业务计划出发将战略层层落地,以具体的业务计划支撑预算数据,并由专业部门归口审核与业务相关的预算,以实现公司的运营策略与资源配置的统一,避免了孤立、僵化、就数字论数字的预算。预算分解的过程中,也是向各级员工传达了企业的目标信息,及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优势,明确个人的任务和责任的过程,说到底是逐级承诺的过程。在执行过程中,更注重跟踪差异分析,及时调整与业务不相称的数据,因此,1年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初见成效,在指导经营发展,战略决策,全面有效配置资源上发挥了作用。
3、积极探索转换财务角色,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纵观公司发展的形势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财务人员主动加强观念的转换和认识的提升,不再固步自封地将自己定位在传统的“看家”意义上的“经济卫士”,而视公司发展为己任,全面转换财务角色,真正向“参谋助手”转换,切实全方位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前瞻性思考,从战略高度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撑,对公司的运营管理出谋划策,积极主动参与到经营决策的筹划当中去。科学的数据分析,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保障了公司各项绩效指标取得良好成绩,真正意义上提升了财务管理与指导。
4、充分发挥支撑服务职能,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你的服务意识有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回报。如果你一点都没有,或是1点也不肯付出,工作散漫,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孤傲自大,那么企业怎么会把这样1个“毫无服务意识”的员工留在企业里呢?”这是沃尔玛公司的一句名言。我深知做为1名企业的员工,更要明白,服务意识应该牢牢扎根于自己的内心深处,尤其是已经成为团队的管理者,作为团队的核心,服务意识更是不可缺少的。我自己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要求我的团队的。用其他部门的话讲,财务部的工作作风明显改变了。
5、加强财务检查及内控管理力度,防范资金风险
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必须按照省公司3级稽核管理的要求,建立营业款3级稽核管理制度,健全了营业款、有价卡及单据的交接手续,防范了资金风险。按照省公司的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与银行沟通,签定了上门收款服务协议,增加了划款频次,降低了资金沉淀,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把县分公司收入资金、费用资金纳入企业货币资金帐户核算,便于对现金的监控管理;制定了定期财务检查制度,每季度组织一次财务检查,检查重点放在印鉴是否按规定分管,营业资金管理、有价卡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并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并检查其整改落实情况。
6、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建设优秀财务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指导实践。“艺多不压身”,因此,我们有计划组织全体财务人员学习相关税收法律知识,提升把握政策的水平,增强团队学习创新能力,并运用于工作实践。
财务会计人员的年终工作总结2
今年,按照提出的年度目标及长远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努力做好项目成本核算
为努力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切实搞好工程项目成本收支核算,使项目成本收入化、成本支出得到有效的、合理的控制,扩大工程项目效益空间,严格按照《项目经理部财务管理及核算办法》、《经济活动分析暂行办法》要求,对所属工程项目的月份成本归集、月份成本收支核算与分析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努力把项目成本收支核算与分析做好,通过对该项制度的运作实施,对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工作起了较好的作用。
二、强化成本控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定期成本分析,严格经营责任考核兑现,努力增收节支,进一步推进项目管理
1、认真按照《〈建造合同〉准则》要求,建立预期效益分析制度,深化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核算,强化工程项目的效益管理,建立了以技术、财务为中心的清算索赔工作机制,定期对清算索赔情况进行分析,加强工程项目清算索赔工作,克服先干后算、边干边算的弊病,避免为业主“义务劳动”现象的'发生;对全部工程项目进行了认真系统的成本收支分析及工程变更、量差、料差的索赔情况分析,根据分析,对存在的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整改规范,有效的促进了工程项目的管理。
2、根据的实际情况,今年严格规范了各单位年度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控制工作,将全面推行预算管理作为财务工作的重点,以预算管理为手段,实现效益化为目的,工程项目严格实行目标责任成本预算包保、机关各部门加强预算经费的日常财务监督检查,实施过程控制。重点抓了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算编制,管理经费预算控制,加强成本过程控制。
通过严肃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目标考核奖罚兑现,使各工程项目充分认识到了责任成本预算的重要性、严肃性。对成本过程控制要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划分责任中心,层层分解落实管理责任,严格成本考核一票否决,把成本严格控制在责任目标成本之内;严格管理责任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严格过程考核,及时兑现奖惩,努力实现企业和员工效益的双收双盈,杜绝责任效益的浪费和流失。
3、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工程项目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及时与各项目签定的《工程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加强了在建工程项目的过程考核、监控、分析及竣工项目的考核兑现工作;按照责任书目标,全部进行了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兑现,有力的促进了在建工程项目责任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清算清欠力度,强化资金管理,努力降低资金成本
1、不断加强和完善资金管理措施、办法,印发了《关于实行债权清收月报制度的通知》,制订印发了《关于加强债权清收目标及措施的通知》,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作用,完善措施加大工程清收索赔及各类债权的清收力度;
在工程索赔清算方面,为实现项目效益的化,实现资金的快速回笼,对已竣工及即将竣工的工程项目分别与分管领导及项目经理签订了清算清欠责任书,实施责任奖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清算清欠取得了重大成效;
在工程拖欠款清欠方面,为尽快缓解资金紧张状况,对拖欠比较严重的老大难债务业主,我们积极利用法律及有效的社会关系资源进行债权清收,效果显著,利用法律武器全部收回,从而有效的缓解了部分资金需求、降低了资金成本。
在单位内部挂支清理方面,针对内部挂支不断增加的情况,采取强制措施,制订了《关于严肃内部挂支管理规定的通知》,根据工程等不同情况,对所属单位分析制订内部挂支限额,实行了单位内部资金及挂支日报制度,对挂支超限额的单位负责人及财务主管进行通报并实施处罚,使内部挂支及时得到清理,挂支额度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收到较好效果;
2、在资金管理方面,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办法》及采取的相关资金管理措施,严格各单位月份、季度资金用款计划,严格实行各单位银行资金A、B户的报批日常管理及货币资金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加强各单位资金的监管力度,杜绝各单位以任何形式的各类融资及担保行为;进一步制定资金管理措施,加强对各单位资金的监控力度,加大对各单位货币回笼的奖罚力度,明确清欠目标,落实清欠责任,确保货币资金的回笼率,将清收清欠作为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对各单位作为一项重要的责任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对清收清欠目标完不成的不于考核兑现。
3、严格各项费用的计提上缴,严格确保养老金、医保金等社会化费用及时、足额上缴,确保实现各项规定费用按时、准确、足额货币上缴,对拖欠应上缴款项特别是社会化保障款项严重的单位主责人员要严格按照措施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社会保障费用收缴率达到100%,实现零拖欠。
四、强化对财会业务的规范,严格实施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计核算办法
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标准通知要求,在对各单位分析、考核的同时,对各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落实规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通报并限期进行整改,进一步强化了会计基础标准化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3462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