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处工作总结报告
又是一年芳菲尽,在此酷暑到来之际,一个忙碌而又充实的学期又已进入尾声。回顾一学期来的教科研工作,我们认为可以用两个词儿来形容,那就是“创新”、“有效”。本学期我们认真领会校长室的工作意图,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在校长室、各部门、各级部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创新课题研究工作,继续推动学校“情感教育”特色建设;营造学陶师陶氛围;认真组织各项论文比赛,组织并高效高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总结:
一、创新课题研究工作。
组织并开展课题研究是教科处部门的中心工作。本学期,教科处在开展日常研究工作的同时,在校长室的主持下,在其它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举办了《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情感教育”课题中期评估暨无锡市省、市级课题工作现场研讨会》。学校还顺利通过了滨湖区特色学校A级验收,并在区授牌仪式上进行了特色创建工作情况的交流。学校“情感教育”特色在市、区级层面上再次得到了彰显和肯定。具体来说,教科处在开展课题研究、深化情感教育时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深化内涵,提高认识。
“情感教育”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形态?这是一个引人争议的问题,也是一个时时盘旋在我们头脑中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改的深入,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努力将之与新课程改革融合。围绕这个问题,我们组织学校全体老师投入到相关问题的研讨中来,并三次和部分骨干教师举行了“双基与新课程”、“新课程下的教学质量观”和“教育教学座谈会”等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气氛热烈。通过争论与辨析,大家对“情感教育”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认为不管是新课程,还是情感教育,“双基”、“教学质量”还是要的,对“双基”、“教学质量”等概念也有了新的明晰的认识,为情感教育与新课程的深化夯实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2、整合课题,大胆创新。
迄今为止,我校各级各类的“十五”课题共有九个之多,这些课题在申报时并没有一个整体的、通盘的考虑,每个课题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由于课题数量较多,因此如何统筹协调,从而使课题的研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收到成效,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在上学期对省级主课题的方案进行修订的基础上,本学期,教科处经过认真思考,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经过召集所有的`课题负责人进行讨论,统一认识,我们将学校的所有课题归并为课堂教学和德育两大方面,以《小学情感性课堂教学研究》和《小学情感性德育研究》为两个主课题,其余课题不论级别,均作为这两个“情感教育”主课题的子课题。其中省级课题《小学情感性课堂教学研究》就统领了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的多元智能课题、电教课题、语文课题、科学课题和英语课题这五个子课题。《小学情感性德育研究》统领了两个子课题,它们分别是《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小学德育开放体系研究》和《小学情感辅导校本课程研究》。当然,这些子课题的研究工作除了立足情感完成主课题的研究要求外,还根据自身特点使各自的课题研究工作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为了搞好《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情感教育”课题中期评估暨无锡市省、市级课题工作现场研讨会》这次活动,教科处在筹备阶段主要指导了语文和品德与社会两堂课的教学工作,编辑了所有活动材料,包括《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情感教育中期评估汇报集》和十堂课的教学简案,并做好了课堂和会场的安排工作。活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我校整合课题的工作思路得到区教研中心领导的高度评价。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社会信赖学校,群众相信学校,孩子喜欢学校,我校也非常注重对外宣传工作。一学期来,教科处主办了综合性校刊《现代情感教育》第一、第二期,并向上级领导、各部门和友好学校投寄,使他们对我校的工作有清晰的了解。经过改版后的校刊,设计精美,印刷讲究,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好评。在区教研中心组织的区校刊、校报评比中,我校的校刊无可争议地获得了第一名。目前,第三期校刊已在紧张的筹备过程当中。
此外,教科处还撰写了数篇宣传学校“情感教育”办学特色的文章,如在区授牌仪式上进行交流的特色创建工作介绍,发表在《江南晚报》C2版上的《情感因生命而美好》等。这些介绍材料的撰写任务时间紧,要求高,我们都不厌其烦地一改再改,挑灯夜战、周末加班更是平常,因为我们的心里只有着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我们的工作能为学校锦上添花。
二、精心部署学陶工作。
经申请并得到批准,我校被正式列为无锡市陶行知研究学会实验基地之一。教科处在校长室的指导下,认真制订了20XX年学校“学陶师陶”工作计划,目的是: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陶行知精神,把学陶与实施新课程、实施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并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精神落实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落实到学科教学中,落实到班级管理中,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我们对陶研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把握一个重点,做到三个结合,开展五项活动。即学习《陶行知论课程》为重点;三个结合是指学陶与实施新课程相结合;学陶与实施“情感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学陶与师生成长相结合;开展如下五项活动:即无锡市陶行知研究学会实验基地挂牌仪式、“情感教育”课题研究活动、“陶行知教我怎样当教师”演讲比赛、“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论文评比活动、“学陶师陶”先进评比活动。
我们对学陶师陶工作进行了分解,根据分阶段目标,到目前为止,已做的具体工作有:
(1)创设浓浓的学陶氛围。在学校原有布置的基础上增加了陶行知语录和陶行知人像的宣传牌,并请各年级组老师在认真学陶师陶的基础上写心得,布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办公室学陶专栏,整个学校因此充满了浓厚的学陶师陶氛围。
(2)组织多样的学陶活动。我们下发了《给全校教师的一封信》,组织教师学习了《陶行知论课程》第四、五、六部分的内容,并设计了第四部分内容的练习卷;下发了一些通俗易懂的陶行知语录,请各位班主任老师利用晨会、班队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诵读、理解和背诵,使全校师生对陶行知其人其事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3)举行隆重的授牌仪式。经过多方联系,陶研会实验基地的授牌仪式终于在20XX年4月2日在我校简单而又隆重地举行了。参加活动的有市陶研会的领导、学校陶研工作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各办年级组长和教师代表。沈会长对我校的陶研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五(5)班和五(11)班唱陶歌,诵陶诗,更是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此外,我校还向省陶研会递交了申请,希望能早日成为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使我校的陶研工作能早结硕果。
三、认真组织论文比赛。
组织论文参评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通过组织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活动,老师们得到了荣誉,也得到了实惠。由于论文评比活动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知道结果,所以我们向大家汇报的有一部分是上一阶段的论文送评成果。
在组织参与滨湖区第二届无锡市滨湖区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竞赛活动的时候,我们考虑通过20XX年度学校教科研论文评比活动的过程进行选拔。我们请专家对老师们的论文进行评审,并对获奖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再将老师们修改后的论文再送区级参评,以提高获奖率。经过专家们的指点,老师们的论文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年3月,我校老师的论文在区级评比中获三个一等奖,八个二、三等奖,学校也因此获得了区优秀组织奖。
在年级组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共有数百名学生参加了区里统一发动的第三届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由于老师们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和指导,有三名老师获江苏优秀指导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分获区一、二、三等奖,我校也获得了市教育学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在参加省教育学会和市教育学会的论文评比活动中,我校分别有十多位老师分获二、三等奖。
除此之外,教科处积极组织了对《滨湖教育》等各级报刊的组稿、投稿工作,获得了《滨湖教育》编辑部成员的一致好评。
从本学期开学至今,教科处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选活动近二十多项,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学科方面的,有德育方面的,有电教方面的,还有班集体方面的等等。有些论文的投送时间在暑假里,有些论文的投送时间在开学初……不管如何,我们总是向全体教师明确要求,按时组织送交,做好服务工作。通过组织这些论文的参评活动,学校和教师的知名度都得到了提高。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我们教科处部门工作的理想和追求。创新就意味着要改变常态,要改变事物的排列组合方式,要我们克服思维定势,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求新求变,努力使工作好中求优。教科处每一学期的部门工作似乎变化不大,但因了创新,我们的工作就不是日复一日简单的重复,月复一月无谓的重复。正是因了创新,教科处的每一项工作在我们的眼中都是新的,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我们永远追求高效高质的教科研工作方法和管理、评价机制我们希望教科处部门工作能对学校的发展直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再上台阶,再创新高!
【教科处工作总结报告】相关文章:
4.学生评教总结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3781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