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制定了《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
《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与依据】 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共同责任】 大气污染防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排污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第四条【防治规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制定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保障资金投入,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防治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等污染,削减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实行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使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并逐步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应当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相衔接,使大气污染防治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
第五条【统一监管与部门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煤炭管理、能源监管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燃煤及其他能源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商务、物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能源监管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工业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机)、渔业、质量监督、港航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机动车船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公安、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林业、城市管理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住房城乡建设、林业、畜牧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农业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城镇生活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指导下,组织、协调、实施本辖区的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第六条【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作出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大行政决策前,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听取和征求专家、公众的意见。
第七条【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 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办法,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向社会公开。
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编制并组织实施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第八条【科研、环保产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清洁能源利用和大气污染防治相关产业。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九条【总量控制】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确定削减和控制重点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总量,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排污单位,并组织实施。
对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并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约谈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十条【排污单位总量指标核定】 现有排污单位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各单位现有排放量、产业发展规划和清洁生产要求以及本行政区域重点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计划核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对排放重点大气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核定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第十一条【许可证制度】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第十二条【排污权交易】 省和设区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开展排污权交易。
第十三条【工艺设备淘汰名录】 省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定期制定和调整本省生产工艺和设备淘汰名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列入前款名录范围的生产工艺、设备,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调整或淘汰。
第十四条【建设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开工建设。
建设项目可能对相邻地区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审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与相邻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商;协商不成的,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决定。
第十五条【排污收费】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缴纳排污费的,不免除其防止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六条【协助执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依法对排污单位作出责令停业、关闭或者停产整治决定,可以要求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单位协助执行。供应单位应当停止向排污单位供水、供电、供热、供气。
第十七条【差别水、电、气价】 省价格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环境保护、财政等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对因无排污许可证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能耗超过限额标准、大气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以及主要大气污染物超过核定排放总量指标等严重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单位,在其改正违法行为之前,实行用水、用电、用气差别化价格政策,差别部分应当单独立账管理,上缴财政。
第十八条【生态补偿】 实行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制度。空气质量同比改善的地区,省级向地方资金补偿;空气质量同比恶化的地区,地方向省级资金补偿。具体生态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地方政府特殊要求】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需要,对重点排污单位规定严于国家和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污要求。
第二十条【环境监测体系】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大气环境调查、监测制度,完善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体系、网络,组织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监测。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监测站点选址,并将监测站点的建设、运行、维护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大气环境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有关监测技术规范要求,未经设立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变更、调整和撤销。
第二十一条【排污单位污染状况监测】 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设置监测点位和采样监测平台,进行自行监测或者委托有环境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报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监控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系统联网,并保证监测、监控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
大气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数据,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可后,可以作为环境监督管理和行政处罚的依据。
第二十二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预警与应急】 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向社会公布。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预报信息,确定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适时发出预警。大气环境预警体系能力建设及其运行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
各级环境保护、气象部门应当建立大气环境信息和气象信息共享、预测预报会商等相关工作机制,并联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信息。
第二十三条【应急措施】 在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照规定程序,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重污染天气的预警信息,并按照预警级别实施下列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一)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
(二)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
(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四)停止或者限制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工地作业;
(五)禁止露天烧烤;
(六)停止幼儿园和学校户外体育活动;
(七)停止组织露天体育比赛活动及其他露天举办的群体性活动;
(八)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应急响应措施。
企业事业单位、公民应当配合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
第二十四条【政府和重点企业信息公开】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发布设区的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重点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环境信用情况。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公布辖区环境空气质量日报等公共环境质量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大气环境质量、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排污单位监督监测以及相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命令、行政强制、排污费征收等信息,为公众参与和监督大气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布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总量、排放浓度、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信息。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3139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