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报告
在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致经过了选择、挖掘、传承、创新这四个阶段。民族文化传承阶段作为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一环,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积淀过程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基础。因此,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意义重大。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找寻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良好契合点,文章主要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归因分析、机制构建这四个方面来浅析当今民族文化传承机制。
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
文化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成果,为人的社会群体所共享,包括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创造的文化。所以,文化与民族密不可分,其表现具有民族性。什么是文化传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认识。从定义学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承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文化的民族性。所谓“民族文化传承”,即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通过主体间的符号传递与认同纵向交接的过程。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是指民族文化在纵向交接与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群体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差异的制约而形成的具有固定的、强制性的特点的文化传承机制,这种传承机制是确保人
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的关键。本文研究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包括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内容、方法、形式因素间的互动结构及其影响。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贵州作为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其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苗族花鼓、芦笙、刺绣;布依族的竹竿舞;仡佬族的蹦蹦鼓;水族的水书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化发展的冲击下,这些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渐渐被侵蚀和边缘化,逐步走向衰弱,甚至消弭。
8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纷纷倡导与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不少学者呼吁并身体力行的加入到抢救、保护贵州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动,以求尽量避免传统文化丢失和工业文化急速进入所造成的文化断裂局面,积极寻找与传统民族文化相契合的生长点。
(一)从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来看
黔南、黔东南州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是贵州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大州,这里有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资遗产项目15项19个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项,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地区。因此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在该地区显得更加多样化,不仅包含民族歌舞、民族文字语言如芦笙舞、反排木鼓舞、苗文、水书等,还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民族手工艺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游戏活动。如苗族的花鼓、侗族的打陀螺、骑高脚马、等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既有一定的娱乐观赏价值,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使得一些传统的具有文化价值的活动得以保护与弘扬。
然而,在多样民族文化面前,学校教育传承内容比较浅显,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以国家教育局制定的教育文件为主,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尚且没有形成固定的教育体系。
(二)从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来看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以传承人才的保护入手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才越来越少,要拯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拯救人才,保护传承人才,充分发挥传承人才的作用。丹寨民族高级中学,为了传承吹芦笙技艺,请民间艺人到学校任教,给入事业人员编制,教学校有兴趣的教师吹奏芦笙,学校学生可以选修芦笙课。这些做法都让我们看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美好前景。
但就传承的主体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民间艺人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工作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二是,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教师大都不能胜任这项教学工作,勉强可以的教师因为教师职称与精力问题大都不愿意花太多心血在此项工作中;三是,但对学生本身来说,其大部分学习精力还是花在基础课程上,因此真正了解民族文化深层次内涵的学生并不多,这影响到在学生群体间民族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觉的树立,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长远性发展。
(三)从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来看
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主要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践活动这三种。从学校内部看,这三种方法是相辅相成,共同传承民族文化的。
凯里市第三小学自主开发了以“家乡――我成长的摇篮”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该教材图文并茂,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并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争做小小接班人”的活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情操。三都鹏程希望学校自编了水语教材,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使水语走进课堂。平塘县把牙周陶艺编制成乡土教材引入课堂教学,有效地传承民间艺术,培养后继接班人。瑶山民族中学举行每年一次的陀螺竞赛,并代表学校、次参加省、州、县的比赛获得好的名次。
这些地区自编教材内容上单一、流传不广、编写内容欠规范并且实践活动主要是以课外活动为主,这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如牙周中学的牙周陶是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瑶山民族中学的陀螺竞技也是在每周一节的体育课上进行。这些活动大多是以课外的形式开展,时间有一定限制,因而学生参与活动连续性与目的性不强,没有形成文化凝聚力;另一方面,文化课程没有纳入考核内容,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波动比较大。
(四)从民族文化传承的形式来看
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地区各校都积极宣传,大力营造浓厚民族文化氛围。在校园设计和规划上有意识地吸收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如建造民族墙、文化长廊展示民间传统习俗和民族体育艺术等。学校的校歌、校训、校服的设计,校门、楼道、教室、办公室、 宣传橱窗等的布置和装饰都体现了苗族特色,具有苗族文化风格,展现着苗族风情,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校园的每个地方都能感知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这些都对学生们培养民族文化情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学校并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仅靠学校这一传承途径是远远不够的,据调查,民族地区家庭父母大都在外地,家庭民族教育非常缺乏,且家长多关注于孩子学业成绩,对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认知不到。 二、民族文化传承机制问题归因分析
(一)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避免在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不足,需要推行新型教育评价体系,在对考试课程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对民族文化特色课目的考核。在现当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对基础课程的应试教育化,导致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忽视,在传承内容上就显得简单与随意化,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与少数民族生活相疏离,忽略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环境适应性。
(二)“民族文化传承”支持系统的不完善。
“民族文化传承”的支持系统包括经费支持、智力支持、师资支持、课程资源支持等子系统,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缺乏来自政府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各地区自行其事,零敲碎打,未能形成统一而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缺乏一以贯之的激励政策,也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指导。在一线从事民族文化教育的老师未经过相关培训,许多学校都是其他任课教师(主要是音体美教师)兼任民族文化传承课,各学校各自为战,没有连贯性,没有共同的理念和协作措施,校领导重视就开展一阵,更换了领导或者形势发生变化,民族文化课程就停开了,老师也习惯于按常规完成教学任务,不愿意费心开发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三)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缺乏
文化主体的文化心态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因素,良好的民族文化心态对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族群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对族群文化自信的缺失是族群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在阻力。因此,文化主体对本族群文化的自信还是自卑的文化心态,关系到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调查情况表明,当地很多年轻人虽然在自己的族群社区穿本族群服装、说本族群语言,一旦出了社区却不愿意穿自己的族群服装、说自己的族群语言,有的甚至不愿意对外人说自己是少数民族。这是由于对本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的信心缺,造成盲目的不自信。
(四)学校内部要素配合不够,校际间沟通待加强
学校内部要素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关于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有许多相关理论研究作指导,但在现实中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而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摸索前进。另一方面,以学校为单位的内部要素“各自为政”。学校民族文化课程与实践活动等的开展各自是在某个活动或几个学校有“特色”的体现出来,零碎分散,没有形成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3127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