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社会实践报告
一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背景
(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90年代中期开始。
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开设新闻专业的“老牌”院校,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新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专业,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分别于2001年、2002年开设了新闻与传播学院。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而目前已经有专业点230个以上。据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5万人。有关专家指出,新闻学属社科类专业,高校投入成本较低,普通高校、民办高校以及二级学院都能很快上马。因此,各高校纷纷开设,学生总数迅速膨胀。
(二)教育同市场有距离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应该是“杂家”,而目前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却是“专家”。
因为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新闻专业教学方案很难做到跨学科、跨专业。,新闻实务界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媒体需要的是既能采写、又有创意,既会新闻、又懂管理,既懂媒体、又懂经营的复合型新闻人才。高校的培养目标同市场的需求有不小的距离。
(三)就业或社会需求状况调查与结论
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满足传播媒体的需要。近年内,国家对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杂志进行整顿,传媒业基本上维持现有规模,对新闻类毕业生需求量有限。据调查,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传媒对本科毕业从事一般新闻采编工作的人才需求量已接近饱和,今后不再录用大专层次的毕业生。同时,各类非新闻专业毕业生也蜂拥至媒体希望分一杯羹,很多媒体也更愿意录用具有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
目前人才市场对新闻人才的要求更高了,新华社等知名媒体接收毕业生时,明确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此外还要过五关斩六将层层笔试、面试。据了解,北京青年报每年招聘记者,报录比在50∶1左右。目前来说,传媒业对新闻类学生需求量有限,就业前景并不是很看好。
二 自身条件或能力状况
我自身条件相对而言在完成新闻学原理、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写等基本的专业课程外,还要学习一系列必修的课程,留给自由选择课程的学分、自由使用的时间都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其他学科了解甚少,可以说是更加偏向理论应用,实践方面较少涉及到。另一方面,在社会上新闻实务界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媒体需要的是既能采写、又有创意,既会新闻、又懂管理,既懂媒体、又懂经营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自己目前来说可以进行简单的新闻采写编排,但是对于难度高深的专业性领域和学术领域无法进行着手报道。新闻功底较为薄弱,在看待事物角度是有所欠缺并不能真正挖掘到新闻真正有价值的方面。
三 针对自身情况,如何应对就业、自身能力等问题
这里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本专业就业,另一部分是跨专业的专业道路。本专业就业相对说条件要求高,就业难度相对来说大一些。我的专业最对口的职业无外乎是在报刊和电视台工作。但只在这里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选择在电视台工作的话里面分为编制体内和非编制。每一年都有很多人想要进入电视台竞争压力大不说还有托关系才能进这种好单位,因为近电视台要么自身条件特别优秀要么就是家里有所谓的关系。第二个就是进入传统媒体。如报刊和广播等。但是现在发展的趋势明显是新媒体和自媒体的逐渐壮大,传统媒体在受打压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自身的完善做得更加具有专业和深度性。我们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眼界和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报刊企业很难会选择我们。新媒体和自媒体又因为量大和快速的接收方式并不会受到专业影响,因为简单所以人人都可以参与自媒体行业,这些现象造成了我们这些能力不足单月有这专业知识学生的尴尬。因此我选择非专业的专业就业之路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1) 高校教师 因为新闻传播学既具有理论的成分,又很实务,因此就业的前景也非常广阔,其属新兴学科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极缺高校教师,因此研究生毕业后即可进入高校教书,或者科研咨讯机构进行理论研究。
(2) 网络编辑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有近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
(3) 线下刊物编辑 在网络时代,现实中的一切活动几乎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但网络信息也有到达率不足的问题,于是很多网站在发展壮大后都开始创办线下刊物。上海壹报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办的《文化艺术报。城市壹报通》就是一种汇集线上信息的线下刊物,它是一张集众多分类广告信息为一体的实用型报纸。
(4) 企业刊物编辑、记者 出于发展的需要,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办一些不定期的刊物,这里也是传媒人才的用武之地。当然,即使这些非专业的就业领域找工作相对而言更为宽广一些。但是自身也要努力扩充知识储备量。只有好的知识储备量,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 结语
新闻专业是近年高考中的热门专业。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该专业的录取分数超过了英语和法学,连续几年稳居文科类专业首位,近几年报考该校的文科最高分考生,高校的新闻专业如此火热的情况下远远大于社会上人才需求的数量。所以应当另辟蹊径,可以寻找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职位,这样在就业时可以更加应对时代变化的大流。
五 参考文献
(1)道客巴巴就业前景分析
(2)知乎网站
篇二:假期社会实践——社交网络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在众多种类、各种功能的应用软件中,社交软件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了解使用者喜欢什么类型、什么功能、什么样的设置为以后设计一款得心应手的聊天社交软件奠定的基础。
调查对象:
现在使用聊天社交软件做多的属于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所以调查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了解大学生现阶段最常使用和最喜欢的聊天社交软件及其原因、每天花费时间和目的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已完成问卷的一共36人。(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使用最多和喜欢使用的社交软件是腾讯QQ,其次是微信和微博。当然,还有其他的社交软件比如:飞信、陌陌、人人、知乎、贴吧等。喜欢的原因居第一位的是用起来特别方便舒适,其次是因为其他人用,为了交流方便,不得不用,或者是隐私保护性好,网络要求低,少数人是因为页面设计美观,喜欢大表情,也有人说喜欢不需要理由。关于每天在社交软件上花费的时间,每个时间段分布比较均匀,也就是说花费的时间各不相同。其次,
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最喜欢某一种社交软件的原因是我调查的重点。舒服好用是投票人数最多的原因,可以看出,应用软件要尽量的简洁,快捷,人性化(比如腾讯QQ里面的未读消息可以以气泡的形式划掉)。要尽量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而且宣传力度非常重要,一旦某应用软件火起来,为了方便交流,就会有更多的人下载和使用。
调查感想:
第一次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又有一番新的感受。首先,策划的是分发纸质的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后来因为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正处假期,不方便。使用电子调查问卷不仅可以在网上让同学朋友进行填写,而且还可以自动生成调查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非常方便快捷。
附:
关于大学生聊天社交软件体验的调查问卷
Q1:我的性别?
受访人数36
Q2:我下载的社交软件有(多选哟)
受访人数36
Q3:我最喜欢的社交软件是
受访人数36
Q4:你最喜欢的原因有哪些呢?(多选)
受访人数36
Q5:我每天花在这个软件上的时间大约是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3013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