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共七章四十一条 ,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目的是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下面是详细内容。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根据《中华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遵循科学、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应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区域覆盖。

  第四条 各地要加强职业病诊断机构能力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配备相关的人员、设备和工作经费,以满足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需要。

  第二章 诊断机构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诊断机构设置规划,报省级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具有相应的诊疗科目及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等相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

  (四)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副本的复印件;

  (三)与申请开展的职业病诊断项目相关的诊疗科目及相关资料;

  (四)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等相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情况;

  (五)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清单;

  (六)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

  (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决定受理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评审。专家组应当自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和提交技术评审报告,并对提交的技术评审报告负责。

  第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技术评审报告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批准的申请单位颁发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为五年。

  第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的,应当在批准证书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延续。经原批准机关审核合格的,延续批准证书。

  第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可以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工作。

  设区的市没有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需要,指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工作,并使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

  第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是:

  (一)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诊断;

  (二)报告职业病;

  (三)报告职业病诊断工作情况;

  (四)承担《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诊断权,并对其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负责。

  第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诊断医师等有关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并采取措施改善职业病诊断工作条件,提高职业病诊断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十五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尊重、关心、爱护劳动者,保护劳动者的隐私。

  第十六条 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资格证书:

  (一)具有医师执业证书;

  (二)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四)从事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工作三年以上;

  (五)按规定参加职业病诊断医师相应专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依法在其资质范围内从事职业病诊断工作,不得从事超出其资质范围的职业病诊断工作。

  第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诊断机构名单、地址、诊断项目等相关信息。

  第三章 诊 断

  第十九条 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论。

  第二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需要以下资料:

  (一)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

  (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四)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二条 劳动者依法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接诊,并告知劳动者职业病诊断的程序和所需材料。劳动者应当填写《职业病诊断就诊登记表》,并提交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

  第二十三条 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内如实提供。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要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供。

  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依法提请用人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前应当中止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

  第二十八条 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资料或者提供资料不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仍不能作出职业病诊断的,应当提出相关医学意见或者建议。

  第二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单数职业病诊断医师进行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独立分析、判断、提出诊断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干预。

  第三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诊断医师对诊断结论有意见分歧的,应当根据半数以上诊断医师的一致意见形成诊断结论,对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参加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不得弃权。

  第三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诊断需要,聘请其他单位职业病诊断医师参加诊断。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专家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后,应当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劳动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二)诊断结论。确诊为职业病的,应当载明职业病的名称、程度(期别)、处理意见;

  (三)诊断时间。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职业病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一式三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各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三十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应当包括:

  (一)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二)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包括参加诊断的人员、时间、地点、讨论内容及诊断结论;

  (三)用人单位、劳动者和相关部门、机构提交的有关资料;

  (四)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三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确诊为职业病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用人单位提出专业建议。

  第三十五条 未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活动中怀疑劳动者健康损害可能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时,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29655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