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驾驶员安全守则
下面是CN人才公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客运驾驶员安全守则,欢迎阅读参考。
客运驾驶员安全守则1
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做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哨兵。
二、热爱本职工作,钻研、掌握汽车驾驶和保修技术,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努力完成运输任务。
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驾驶作风,正点运行,确保安全。
四、仪容整洁,礼貌待客,服务热情、周到,定点站必停、有空位让上。
五、爱护车辆及旅客财物。保持车容整洁,坚持例行保养,使运行车辆经常处于完好状态。运送旅客行包要认真负责,防止错乱、丢失,损坏。
六、关心集体、爱护同志,助人为乐,与站、乘人员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七、服从调度,听从指挥,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擅自改变运行线路,不利用开车之便私拉乱运,营私舞弊,投机倒把。坚持原则,勇于抵制不正之风。
客运驾驶员安全守则2
一、出车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驾驶车辆:饮酒、服用了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过度疲劳、家庭和社会矛盾影响情绪的。
加强车辆日常保养,定期进行二级维护,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严格按照驾驶证、从业资格证规定的准驾车型驾驶车辆,认真执行客运作业计划;自觉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和提醒;自觉接受“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安全检查。
二、行驶中
客运驾驶人应该严格按照交通法规要求驾驶,按照规定的线路、站点、班次、时间运行,不得将车辆私自转交他人驾驶。不开情绪车、不开冒险车、不开急躁车,做到不超速超载、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不接打手持电话、不抽烟、不吃东西、不与他人闲谈。
连续驾驶车辆4h必须停车休息,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0min,防止疲劳驾驶。在中途休息时,驾驶人应检查轮胎、轮毅、仪表、灯光等是否正常,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客运车辆不得在弯道上、下陡坡时强行超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注意保持车距,不得长时间占道行驶;不得倒车、逆行、穿越中央隔离带掉头;车辆需驶出高速公路时应提前减速后变道,不得临近出口时突然减速变道;不得在车道内停车上、下旅客。
车辆通过漫水桥、便桥(道)、浮桥、水毁、塌方等危险路段时,严格遵守“一慢、二看、三通过”的规定停车查看,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必要时让所有旅客下车步行通过,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在山区、停车视距不良或道路状况不良路段行驶时,应严格遵守“减速、鸣号、靠右行”、“宁停勿绕”、“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安全行车规定;通过施工作业路段时,应注意施工安全警示标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服从交通管理人员指挥,严禁强行闯关、超速、抢(占)道行驶,不冒险行驶。
三、收车后。
认真填写车辆行驶记录,如实反映行车途中的安全问题,必要时报告车属单位和相关部门。做好车辆例行保养和清洁工作。检查车内的安全设施、设备,及时报修车辆故障。按时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活动,不断提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方法
建议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讲授教学法
通过讲解和述说两种方式,讲解是针对课程的相关内容,通过向学员解释,让学员了解安全驾驶的行为规范和车辆技术状况的方法。述说,是通过讲述教师自身驾驶的'心得体会,让学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发联想,通过思考掌握该章节的知识。
(二)演示教学法
利用黑板、PPT等教学工具,将课程内容投影显示,播放有关视频和图片,通过这些展示,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学员能够产生直观的了解,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内容产生感性的认识,从而容易理解和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
(三)讨论法教学
通过在讲授教学法的解说之后,让学员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引发讨论,通过学员间的互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老师在最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引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讨论,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员的印象,并掌握该章节的知识。
(四)自学辅导教学法
汽车安全驾驶的知识,涉及面很广,有操作技术规范方面的内容,有安全驾驶的规定,有经验总结的理论,因此仅靠课堂上的学习是不能全面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学员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学教材、参考资料,并在日常驾驶过程中体会,知行合一,以获得知识和发展技能,养成自学习惯,并总结提高能力的方法。拓宽知识与技能的视野,满足学员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五)案例分析法
教师可以根据安全驾驶相关的案例或反面的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各种不同心态和行为导致的不同结果,通过身边鲜活的案例,能够激起学员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利用现实生活的例子,与书本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员快速掌握专业的理论,短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系统的知识。
【客运驾驶员安全守则】相关文章:
1.驾驶员安全守则
5.驾驶员文明守则
6.安全守则
8.安全守则「3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2804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