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立者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中国少年先锋队。以下是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少先队德育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少先队德育工作计划(一)
以党的十七大和共青团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抗震救灾、弘扬奥运精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为契机,按照《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的要求,《少先队德育工作计划》是由出国留学网工作计划书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编辑,希望您能喜欢,本站拥有各类丰富的工作计划可以供您选择和借鉴!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工作要求
1.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营造和传播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雏鹰电视台、少先队橱窗等载体开展和谐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教育。本学期,雏鹰电视台和红领巾广播要充分发挥小主持人、小记者的力量,开辟“学生讲坛”节目。加强队室规范化管理和使用,定期组织学生进入队室参观学习。值周中队要精心策划每次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体现互动性、儿童化,并与时势接轨。
2.推进少先队自身建设和发展,增强少先队组织活力。坚持少先队小干部民主选举和小干部轮换制,规范、落实对大队委员的培训、管理和任用工作。加强中队民主管理,让队员在参与中队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特色建设等民主生活中,培养求真务实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直正义的民主素质,引导队员自我教育,做德育的主人。下学期将重点抓好少先队有形化建设:在一年级队员中进行系红领巾比赛,在二年级队员中进行敬队礼比赛,在三年级队员中进行唱队歌比赛,在四五年级队员中进行少先队队会仪式验收比赛,在六年级队员中进行队活动策划大赛。
3.拓宽少先队实践领域,推进社区少先队工作建设。本学年,要结合将开展“环保小卫士、文明宣讲员、爱心小使者”三项社区少先队活动,丰富少先队活动空间,提升少先队活动效能。构建每学期一次大型的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框架及主题,不断充实实践活动内容。具体安排另附。
(二) 启动“校本德育”,探索“快乐生活”三维元素
校本德育,是本着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工作。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题实验是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学习模式。为了推进我校德育少先队工作品牌化发展,切实使之成为引领孩子快乐生活的.重要载体,拟申报《快乐细节的德育校本实践研究》德育课题作为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的理论指导,实施具有本校特色的道德教育。
校本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行为细节教育,寻找快乐生活三维(学校、家庭、社会)元素开展快乐生活系列活动等。我校德育现状分析和学生品行面貌分析是确定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特点的若干条道德行为细节的前提,也是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少先队德育工作计划(二)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莱州市学校德育工作常规》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为指针,积极贯彻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出国留学网德育工作计划栏目为大家整理了《德育暨少先队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更多工作计划信息就在出国留学网。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深入贯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本理念。
师德建设任重道远。本年度要把重点由“爱孩子”转向“为孩子”。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在“以德治国”的今天,“爱孩子”只能说是教师师德的底线,若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不配当教师。“为孩子”就是要为孩子的成长负责,为孩子而奉献,为孩子而追求。要把“为孩子”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其中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优化等具体而实际的工作,使师德建设体现在日常教学行为中。在教育层次上从“口号、认识”阶段引深到“感情、行为”阶段,直至到“习惯、品质”阶段,力求通过活动,使全体教师能够集教育情感、教育科学、教育艺术为一体,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
2、抓常规,促养成,强化责任心的培育。
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品德行为的树立源自日常的人文化管理的意识,“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工作中以制度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完善为抓手,确立德育教育的两大重点内容,即学生基本行为规范的养成和责任心的培育。
3、发挥少先队德育主阵地作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以活动为载体,强化活动育人的原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活动将以少先队为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教于乐,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组织以精练和实效为宗旨,以操作性强为原则,以独特性和高品位为目标。本学期,学校除了将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作为教育的内容之外,重点是将两大教育内容融入各项活动之中。
【少先队德育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4.少先队工作计划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1789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