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服务消费习性调查报告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移动互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电商、移动支付让我们的消费习惯做出了哪些改变?身为车主的你,在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是否在用车养车的过程中,消费习惯也紧跟潮流,或被动,或主动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呢?
为了挖掘和分析当前广大车主的服务消费行为和习惯发生了哪些变化,日前《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开展了“车主服务消费习惯”的有奖调查。历时8天,我们通过移动端(微信+APP)获取到4467份有效样本。由此已经可见,移动互联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被访者特征
参与本次调查的车主,男性占比为66.7%,40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占到86.8%,一二线城市的消费群体占到五成以上,有四成的被访者家庭月总收入在5,001-10,000元。
图1、被访者特征
移动互联对车主的影响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号,PC端网站)是车主了解服务类信息最多的渠道,其中移动端(APP+微信)的比例已经超过了PC端(网站),而传统的获取服务类信息的渠道比例要明显低于互联网。
图2、了解服务类信息的渠道 有关车主对汽车品牌售后服务微信公众号或APP的使用情况,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发现,使用过的车主比例比没使用过的车主仅多出10%,而且他们在使用微信或APP时,关注较多的内容是“查询功能”和“用车常识”。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年轻车主使用售后服务微信公众号或APP的频率高于年长的车主,40岁以下的车主是售后服务移动端产品的主力消费人群。(见图3、图4)
互联网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行为方式,80后、90后作为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化群体,在个人偏好与消费习惯上更偏向新兴事物。伴随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汽车服务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汽车厂商的服务营销方式借助移动互联,可以满足车主的消费习惯,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移动互联对车主用车行为的影响
多数车主已有定期保养的习惯
针对车辆的保养频率问题,调查结果显示,48.7%的车主选择根据保养手册规定的周期给车辆做保养。而根据4S店工作人员的建议周期保养车辆的车主比例也达到了38.1%,这说明大部分车主都已经养成了定期保养的习惯。
通过进一步分析得知,性别不同,给车做保养的频率也有些许差异。男性车主选择“根据保养手册规定的周期”保养车辆的比例要高于女性,而女性车主选择“根据4S店工作人员的建议周期”给车辆做保养的比例,要略高于男性。由此可以看出,在给车辆做保养这件事上,男性车主更理性,而女性车主更随性。(见图5)
然而无论是根据保养手册规定的保养周期,还是参照4S店工作人员的建议,微信和APP都能将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车主,有助于车主了解正确的保养周期。
图5、车辆的保养频率
4S店依然是多数车主给车做保养的首选场所
本次调查发现,有62.1%的车主会选择到4S店给爱车做保养,这足以体现出4S店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专业性、可靠性、值得车主信赖。
而在选择到4S店做保养的被访者中,有近九成的车主养成了提前预约的习惯。(见图6)
图6、车辆保养地点及到店时的预约习惯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的被访者在给车辆做保养时也有其差异性的表现。“县乡镇及农村地区”的车主选择“独立综合汽修厂”的比例高于选择“品牌维修连锁店”。对“县乡镇及农村地区”而言,由于经济发达程度和地理条件等制约因素,这些地区的车主更多地会选择当地的“独立综合汽车修理厂”。(见图7)
从图7中我们可以看到,4S店无论在几级市场都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但在四五六级市场的比例下降明显,这说明汽车厂商在四五六线市场的服务网络建设还有很大的下沉和拓展空间。
图7、不同地区的人群车辆保养地点的差异性
车主对服务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有关厂商或4S店举办的各类线下服务活动,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车主表示“会偶尔参加”,每次都参加的比例仅有10.7%。由此可见,对于汽车厂商或4S店举办的服务活动,车主们的参与度其实并不高。(见图8)
我们分析,车主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不知道有这类活动、服务内容与车主的期望值不相符、活动形式老套使得车主兴趣度不高,等等。
只有真正为车主提供更实用、更有效、更丰富、更便捷的服务活动,利用移动互联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才能吸引更多的车主参与。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395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