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古坡乡魏家坪村,41岁的魏祥祥和他家里唯一的“大件”摩托车。由于家里七个兄弟,他排行第七,上面的哥哥们都结婚了,只有他最后因为穷,一直没有结婚。
2015年,中国青年报派出多路记者分赴豫、冀、湘、鄂、皖、甘、桂等省区贫困农村,并会同@西安交通大学 和@华中科技大学 专家,历时半年,对中国农村剩男问题进行了全景调查,现推出全媒体深度报道,预警社会,并以期引起更多关注和扶助。
腊月细碎的雪花化在了年味逐渐升腾的豫东韩朱岗村。男媒婆邓孟兴家里格外地热闹,络绎不绝的来客,大多是头发花白的父母领着腼腆的后生,话题只有一个:“他叔,娃年纪不小了,你留意给寻个媳妇”。
56岁的邓孟兴嘴里应着,心里却直打鼓,他在镇上开了10年的那家婚介所其实早在2014年就关门了,附近十里八乡的男孩太多,女孩太少,没法干了。
可老邓10多年干媒婆的名气和声誉还在,家里有男孩的,还是会趁着年轻人打工回来过春节的机会,在腊月和正月里频繁出入老邓家,拜托他帮着解决这件终身大事。
“还有6个女娃”,老邓对村里谁家有适婚女孩的情况了如指掌,但他心里也明镜似得,这掰着指头都数得过来女娃,很难看得上村里那40多个未婚男青年,“还有条件更好的男娃从外村找来呢”。
2010年之前,老邓一年还能撮合成一二十对,但似乎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曾经密密麻麻记录着男女青年信息的小本上,只有男孩的信息在不断地增加,女孩信息越来越少。
媒婆老邓总结说,估摸着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男娃远远多过女娃。其实,老邓朴素的认知早已经是人口学家研究的重点。
过去10多年间,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教授李树茁和他的同事,在不断对人口普查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同时,还对全国28个省区市的300多个行政村的农村剩男情况进行田野调查。
他们给出的结论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市场化、城市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复合影响,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已出现整体失衡。
近一二十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已厘清了一个事实:我国出生人口性别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就一路走高,并持续高位徘徊,最高峰的时候,出生人口性别比120:100,远超103:100的正常值,已经成为全世界出生性别比最失衡的国家之一。
这组数据意味着,每出生100个女孩,就有120个男孩出生。“如今,这一代人正不断进入适婚年龄,失衡后果逐渐显现”,李树茁的判断是,2010年开始,中国将经历长达几十年的“男性婚姻挤压”,到2050年,中国50岁以上大龄未婚男性将达到3000万以上。
“80年代后出生的男性中,将有10%至15%的人找不到或不能如期找到配偶。考虑到边远地区是婚姻挤压的最后一级,农村剩男的比例要比这高得多。” 李树茁说:“这轮危机规模大、来势猛,持续时间长,必将构成困扰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116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