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人悼词范文(一)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追悼会,悼念—老人。
—老人生于一九XX年农历三月十三日,二零XX年农历正月初二日凌晨,—老人永远告别了人间和她的儿孙,驾鹤西去,享年八十岁。
—老人的一生是勤劳一生,艰辛一生,简朴一生,平凡一生,也是不平凡一生。
—老人性格坚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她和原东山政协常委、国民党起义将领欧锡雄一辈子同甘共苦,相互扶持。当丈夫蒙冤入狱,她在逆境中用软弱的肩膀支撑着整个家庭,用瘦弱的双手整日操劳,是家庭的顶梁柱。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她挺直腰杆朝前走,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无偿地奉献给了五个子女,使他们成家立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人少年曾受到较好的教育,从小就养成聪明、果断、生活信念坚定的性格。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关心国家命运,怀着报国之志积极投入抗战中。当时,东山县为组织广大妇女协同抗日,创办妇女助教训练班,招收一批品行端正、深居闺房,并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女青年入班受训。青年—老人激于对日寇侵华罪行的义愤,敢于冲破封建习俗禁区,冲出闺房,奋志报考,穿上军装,投身抗日洪流。青年—老人在训练班毕业后任梧龙和白埕乡的妇女队长,她发动青年妇女踊跃报名接受军训,支援抗日前线,为抗日尽了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这是她人生的一个精彩亮点。
—老人的丈夫 是原福建省盐警总队驻东山盐警大队少校大队副。东山临解放时,他完全可以携带家眷逃往台湾。但在中国共产党起义投诚政策感召下,也得到妻子 的支持,毅然在诏安林头率部起义,走上光明的道路。不久,丈夫蒙冤入狱,到外省劳动服役。她由一个国家干部家属一下子变成犯人家属,非常痛苦。但是她没有被不幸打倒,而是头鬃打紧紧,顽强生活下去。她把家庭迁到莆田,辛勤劳动,头做脚犁,含辛茹苦,捧屎抓尿,抚养五个子女。那时候,家家靠工分吃饭,家中就她一个劳动力,一年到头,多半的日子要带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还要照管一群年幼的儿女。猪在叫,鸡在跳,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担水,一有空闲就织裙围带,天天深夜要纺线。嗡嗡的纺线声把儿女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带声又把子女从梦乡惊醒。她冒着打击投倒把活动的政治风险,把辛苦织成的裙围带、斗笠带、皮裙带偷偷拿到集镇上卖,以换取生活费。但因为丈夫服役,常引起他人误解,她也受尽了委屈,这是她精神上最痛苦的地方。
那时,—老人很想念家乡的井水,想念家乡的田洋仔,想回到生她养她的家乡。但由于缺少路费,几次都回不成。后来,在新加坡的亲人给她寄了路费,她终于实现了愿望,高高兴兴带着儿女回到了家乡。家乡亲人没有抛弃她,热烈欢迎她的归来。这时,她忘记了人世间的炎凉冷暖,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建设家乡。尽管道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徐雪花老人心态一直很平和,总是乐观向上,和邻居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她很少记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绝无害人之心。
1975年,适逢国家大特赦,蒙冤服役多年的丈夫终于回到了身边,一家团圆。这时,她可以告慰丈夫的是,在那样极端困难环境下,她把五个儿女都送进学堂,学习文化,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谋生的本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的丈夫问题得到甄别,得到平反,恢复了政治名誉。她衷心感谢政府实事求是的政策,使她夫妻有个幸福的晚年。—老人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对社会抱怨,过去生活虽然对她很不公平,但她忘记过去,忘记不幸。过去个别人对她的误解也不计较,她觉得那是由一个时代造成的,她有一颗宽容心,能够宽恕他人,能够宽恕社会,给徐雪花老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自由和安宁。这时,她丈夫热心统战工作,利用过去与国民党将领的关系,经常和他们联系,告诉祖国对台湾和平统一的政策、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老人支持丈夫的工作,盼望台湾早日统一。
200年丈夫患病以后,她照顾周到,尽了妻子的责任。丈夫逝世后,对政府她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2005年下半年起,她患脑血管病,卧病在床。她顽强地和疾病斗争,子女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终于未能挽救徐雪花老人的生命。正月初二凌晨,徐雪花老人慢慢地闭上双眼,永远地告别了我们,告别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离开了疼爱她,孝顺她的子女孙儿,离开了关心她,爱护她的亲朋好友、邻居,告别了人间。
今天,大家参加追悼会,来给徐雪花老人送行。安息吧,徐雪花老人,大家相信,那边的世界,您的生活从此永远充满阳光。
希望—老人一路走好!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daoci/270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