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文明倡议书3篇
校园文明倡议书 篇1
亲爱的同学们:
美丽源于爱的倾注,美丽的校园倾注了设计者的灵感,校领导的关怀,全体教职员工的心血。
同学们,如此美丽的校园,你忍心丢下手中的废纸,去玷污它的一尘不染吗?你忍心大声喧哗,去打破它的宁静和谐吗?
你忍心做出一些不文明行为,去破坏它的美丽吗?
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确实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我们需要一个优美和谐、秩序井然的校园环境。我们是学校的主人,理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美好校园而做出我们自己的一份贡献。为此,学校政教处向全校的同学们倡议:做到“三别”、“四带”、“五无”。
“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
“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
“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让我们每一次抬头都能看见微笑,让我们伸出手去都能触碰阳光。也许只是轻轻地弯下身拾起地上的空水瓶、包装袋。
也许只是每天清晨遇到老师恭敬而朝气蓬勃的一声“老师早!”。
也许只是身边的同学摔倒时及时伸过去的手。
也许只是被同伴误解时坦荡宽容的一个温暖微笑。
也许只是默默将散落一地的作业本拾起放好。
也许只是看见值日的同学拖得干干净净的地板时小心地绕开行走。
也许只是看到老师抱着一摞摇摇欲坠的作业本时上前帮一把。
这些一点一滴勾勒出了温馨的画面。
就像是自宇宙远道而来的阳光洒满了每一个人的心间。就像是一笔一画地为一张美丽精致的草图自己上色,最后的完稿光彩夺目。那么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好,我们的世界因此精彩!让我们争做文明中学生,一起共创文明校园!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校园文明倡议书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想拥有一个舒适、清洁的就餐环境吗?你想塑造一个高尚、文明的自身形象吗?你想为校风文明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吗?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本学期开始,向全校师生发起文明就餐倡议:
1.请爱惜粮食,杜绝浪费。节约粮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也是您高尚人格的体现。
2.请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排队就餐。让整齐有序的`队伍成为学校餐厅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不使用一次性方便筷、一次性发泡餐盒级塑料袋,爱护公物。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为了您的财产安全,也为了他人的方便,请不要用书包或其他物品占座。
5.请不要随地吐痰、乱扔餐巾纸和实物残渣,不要再餐厅内吸烟喝酒。注意自己的仪表、穿着和行为,为他人创造干净整洁的环境。
6.就餐后请将餐具自觉带到餐具回放处,既减轻了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方便了其他同学的就餐。
老师们、同学们,“播种的是一种习惯,收获的事一种品格”。让我们身体力行,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请大家文明就餐,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为营造一个文明、有序、温馨的就餐环境而改变、而努力吧!
校园文明倡议书 篇3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重礼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它不仅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却在滑坡。“中国式过马路”、“汽车和行人抢道”、“不自觉排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说脏话粗话”等不文明现象犹如扩散的病毒残害人们的灵魂,吞噬人类精神文明。滨河九粮液作为甘肃高端白酒的引领品牌、甘肃的第五张名片,创建文明社会、文明企业,营造美好家园是工作、学习、生活在甘肃九粮液品牌营销公司每一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从生活、工作中的小事做起,改变自身陋习,改善社会环境,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为此,甘肃九粮液品牌营销有限公司倡议:
1、讲文明,讲礼貌,不讲粗话脏话。
2、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横穿马路,不闯红灯。
3、乘公交车不抢座位,主动给老幼、孕妇让座。
4、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不夹塞,不抢位。
5、不在禁烟区吸烟,不乱扔垃圾、烟头,不随地吐痰、口香糖,不践踏花草、攀折花枝。
6、不随处张贴、涂鸦,损毁公共财物,破坏环境。
7、不在图书馆、会场、影院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或大声打电话。
8、文明驾车,不抢道,不夹塞,不乱停放,主动礼让行人,尤其礼让学生、老人、小孩。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文明的、让世界尊敬的中国人吧!
【关于校园文明倡议书3篇】相关文章:
4.文明校园倡议书
5.校园文明倡议书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changyishu/3386537.htm